研究背景
氣候政策的根本挑戰在于氣候保護是一種公共產品,每個國家都有強烈的動機搭便車。如果沒有一個超國家的權威來強制采取共同行動,就會出現“公地悲劇”,即各國的自身利益阻礙了全球有效的氣候政策?;诖畋丬嚨膭訖C,各國在《巴黎協定》中承諾做出的自主貢獻不足以實現將全球變暖限制在小于2°C的目標。
有效的氣候行動要求全球一致的碳定價,從而在減排成本最低的地方減少
碳排放。在現實中,不一致的單邊氣候政策導致了
碳價的覆蓋面積有限及區域異質性。當
碳排放被單方面定價時,國際市場會傳遞溢出效應,從而增加其他國家的排放。這種效應被稱為“碳泄漏”。當開放經濟體的排放法規減少對化石燃料的需求時,全球化石燃料
價格下降,從而刺激了不受管制地區對化石燃料的需求(通過市場傳導的碳泄漏)。另外,受到單方面監管的碳密集型企業由于運營成本增加而減少生產,而受到較少監管的海外制造商則會增加生產(通過競爭力傳導的碳泄漏)。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