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核算要經過幾個過程,一是確定項目邊界,交易的區域是什么,比如說是某某小流域、某某試驗區、某某示范區等。當然,要交易的這個水土保持碳匯項目必須治理效果要好,才有一部分碳匯,如果還是水土流失非常嚴重的區域,本身沒有碳匯,就不能去交易。二是選擇項目的碳庫,是植被碳匯?還是土壤碳匯?還是
碳減排?現在交易的大部分是三個都有。三是確定基準線情景和項目情景。治理前的叫基準線情景,治理后的現狀叫項目情景。通過實施水土保持后碳匯增加部分才能用來交易。四是項目計入期,這兩個情景之間的時間段就叫計入期,一般是20年,最長不超過40年,現在交易的這幾單都是20年多一點。五是劃分項目碳層,把同類型的作為一個碳層,比如說喬木林、灌木林等。六是開展植被碳庫監測和土壤碳庫監測。土壤里面有多少碳,需要鉆孔取樣,一般鉆一米多深,在不同層取土樣化驗,看看里面有多少碳,通過碳儲量換算成二氧化碳當量。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