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領域百萬年薪仍難招人
求職
平臺獵聘網曾對中高端人才就業趨勢作過專門統計,今年一季度,新發職位增長最多的就是碳中和領域,同比增長達到408.26%。位居第二的
新能源及電動汽車行業,亦與“雙碳”目標直接相關,新發職位增長了120.09%。
“表面上看,‘雙碳’人才供需兩旺,現實情況卻是想招人的單位很難招到合適的人。”從業15年之久的碳排放管理行業人士汪軍表示,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
碳管理的重要性,紛紛成立專業部門或聘請專業人才,為自身
碳減排早做準備、多做工作。與碳相關的第三方咨詢、服務公司業務激增,也在開足馬力挖人。然而,招到理想的人才并不容易。“其實在‘雙碳’目標提出前,這些崗位算是偏門,相關從業人員不足萬人,有足夠資歷和經驗者甚至不到千人。人才搶奪大戰時時上演,薪酬水漲船高,有公司開出百萬年薪都難以找到合適的人。”
對此,上海驥翀氫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付宇感同身受。“如今,氫能產業的火熱程度不言而喻,但此前較長一段時間,行業整體并不景氣,部分人才流失到其他領域,加上培養新人需要較長周期,導致存量人才偏少。氫的制儲運加環節尚可從其他相關專業引入人才,但氫燃料電池這一細分領域缺人尤為嚴重。特別是滿足產業化需求的工程類人才奇缺,他們既要懂理論、會研究,更要能將成果轉化為高可靠性、批量供應、成本較低的工業產品,可以說,要求高、缺口大。”
中國礦業大學碳中和研究院院長桑樹勛告訴記者,碳捕集利用與封存(
CCUS)領域也有類似狀況。“缺口主要體現在,一方面,由于涉及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等多學科內容,掌握交叉學科知識的人很少。另一方面,由于
CCUS產業整體尚處示范工程階段,多項關鍵技術、工程建設問題亟待進一步解決,對人員的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要求很高。”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