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要“改革能源體制,形成有效競爭的市場機制”。根據國家能源局2016年工作計劃,《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及配套措施將在近期出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管有力”的現代市場體系將是天然氣行業改革的終極目標。天然氣體制改革政策涵蓋上中下游全產業鏈,政策的出臺將會促進市場秩序的重建,深刻地影響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方式和發展布局,對中國天然氣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上游有序開放,三大公司繼續主導資源供應
中國天然氣產業上游環節的改革重點是破除壟斷,培育新的競爭主體。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1、上游項目準入逐步放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2012年,國土資源部把頁巖氣列為獨立礦種,并隨后開展了兩輪頁巖氣區塊的公開招標,中標企業包括電力、煤炭、地方國資、民營企業。2014年修訂的《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中,把新建接收儲運能力300萬噸/年以下的LNG接收站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政府,LNG進口權限逐漸向城市燃氣、電力等行業資本開放,目前新奧、廣匯、華電、北京燃氣等企業已經涉足海外天然氣進口領域。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透過已出臺的系列政策可見,國家對上游領域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強化對上游環節的準入方式、準入主體、準入規則以及退出和流轉機制的管理,有序放寬上游領域進入限制,減少審批環節,引導和推動供應領域市場主體的多元化。隨著各項改革配套政策的落實,中國天然氣供應領域“有序放開,適度集中”的格局將逐漸形成。
2、非油企業踴躍進入多個領域,供應規模逐漸增加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在進口LNG方面,新的供應企業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各地城市燃氣企業采購國際現貨,通過三大石油公司的接收站供應國內,主要滿足冬季高峰期的調峰需求,例如北京燃氣、新奧集團等企業在2015年借用中國石油的唐山、江蘇等LNG接收站,采購國際現貨50萬噸左右;另一類是終端銷售企業、電力企業抓住國際天然氣供需整體寬松、價格處于低位的時機,簽署LNG長期貿易進口合同,通過自建或合建LNG接收站供應國內市場,目前華電、新奧、廣東燃氣等企業已經簽署LNG長期購銷合同,新奧、廣匯已經開建LNG接收項目,還有十余個項目正在籌劃中。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在煤制氣方面,全國已經獲得許可的煤制氣項目12個,合計年產能高達811億立方米,建成了新疆慶華、內蒙古匯能、大唐克旗等項目;在建及規劃項目60余個,合計產能2600億立方米/年左右。“十三五”期間,已建項目將穩步提高產能,盡可能提高投資回報,新項目由于已投入大量資金,也會根據資源和市場發展適時建設,形成新的供應能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3、國有石油公司先發優勢明顯,主導地位短期內難以動搖
在資源規模方面,2015年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95%由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供應,其中中國石油供應了70%。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在產業鏈布局與市場開發方面,三大石油公司與地方燃氣公司、終端用戶等經過多年合作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關系,簽署了有約束力的供氣合同。然而,目前國內的骨干基礎設施與資源綁定,儲運能力與消費規?;鞠喈?,富裕能力有限,新進入企業可利用的現有設施容量有限,新建設施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儲運能力的不足也會成為制約新進入者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在技術和人才方面,中國天然氣開發的潛力主要集中在深層、深海、非常規等領域,開發難度大,對技術和人才的要求高。三大公司經過多年發展,在常規及非常規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的理論、技術、模式、裝備等方面均走在了國際前列,面對三大石油公司在技術和人才方面的優勢,行業新進入者短期內也難以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