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適應氣候變化行動
以提高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的氣候韌性為重點,加強氣候風 險管理,完善技術標準體系,突破關鍵適應技術,有效規避氣候風險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
1.加強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氣候風險管理。開展基礎設施氣 候變化風險評估和區劃,推動將適應氣候變化納入交通、水利、 能源、信息、環境等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布局規劃和建設方案, 充分考慮氣候變化中長期影響。實施公路、鐵路邊坡防護、危橋 改造,推廣主動除冰雪設備和霧天車輛智能誘導系統。加強氣候 變化對機場生產運行的影響和風險評估,提升機場在積雪、暴雨、 熱浪等極端氣候條件下的安全運行能力。構建智慧水利基礎設施, 提升應對不同等級和不同強度水旱災害的能力。加快構建安全可 靠的電力系統,優先建設季調節、年調節和多年調節能力電站,提升電網互聯互通水平。提高電網、油氣管道等耐高溫、受冰凍、抗災害能力。強化關鍵基礎設施環線、備用線(復線)、應急通訊 和互聯互通建設,建設重要交通運輸節點之間的迂回路線,提升 路網韌性和可靠度。(責任單位 :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 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應急廳、省能源局、省氣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2. 完善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技術標準體系。根據氣候變化趨 勢和風險評估情況,優化完善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技術標準體系, 設計推廣氣候友好型技術。配合地下管線專項治理,編制地下空 間統籌規劃、管線綜合信息化管理、既有管線鑒定與改造等標準。 配合海綿城市建設,編制雨水調蓄利用、 內澇防治、濕地保護等 標準。開展工程質量多發問題整治行動,強化技術支撐,完善工 程標準體系,提升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水平。(責任單位:省 科技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 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氣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突破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關鍵適應技術。加快重大科技設 施布局建設。在科創資源富集區域集中布局重大科技設施和跨領 域、跨學科的前沿交叉研究平臺。重點研發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 氣候影響監測和風險預警技術,提高監測預警能力。強化適應氣 候變化核心技術攻關,積極推進“ 電、氣、熱三網”協同技術、引 水工程等關鍵適應氣候變化核心技術。(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牽頭,省教育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能源局配合)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