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低碳城市不僅在數量上遍布了我國版圖,發展路徑的選擇也頗為多樣。比如,在河北省保定市,渾身覆蓋著太陽能光伏電池板的“電谷大廈”成為這座歷史名城的新地標;山東省德州市的“太陽城”名聲儼然有賽過“德州扒雞”之勢。面對這樣的熱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各地是否存在低碳城市建設“指標化”的傾向?甚至是存在“形象大于實質”的問題?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王克:很多城市有自己的經濟增長壓力,在低碳上存在作秀成分,說明他們對低碳內涵的理解還不夠,我們也對國家發改委作出過建議,要求政府官員要轉換低碳觀念。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第二是現在紛紛提低碳的口號,我覺得這比不提好。實現低碳城市是個長期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實質性的內容還有很多欠缺,但只要政府在這方面宣傳引導,對于處于起步階段的低碳城市建設還是有積極推動作用的。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宋國君:對城市而言,如果不提出降低人均碳排放量,城市在低碳建設上就缺乏動力,目前更多的是在國家層面上進行控制。所有事情都要一步一步來,我認為目前凡是提出低碳口號的都值得鼓勵。第二步則需要細化碳排放數據的統計、核查等,如果一直喊口號,那就是作秀了。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記者:目前我國在發展低碳城市方面,是否存在一些誤區?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王克:肯定是有誤區的。首先,很多人認為低碳是節能減排,但這只是低碳的一個部分,低碳是一個產業體系,意味著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比如現在很多地方把低碳建設的任務放在節能辦和環保處,但其實低碳建設需要有宏觀經濟部門等更高層次的參與。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另外,中國城市在加速低碳轉型上還存在一些障礙??傮w而言,目前的城市發展還是看GDP這一單項指標,低碳沒有實質性納入城市發展評價體系之內。同時,我國低碳建設數據基礎欠缺,統計不完備。
宋國君:從對低碳的認識、法律、管理能力、知識儲備上,我覺得都存在欠缺以及誤區。比如現在有些人上班單位離家很近,還是非要開車去而不是騎自行車,還有些人就喜歡買非常大的房子住,這是價值觀的問題。低碳發展需要每個人的參與,要說破除障礙和誤區,那是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