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進行
碳資產管理,最大化利用企業手中的碳資產,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唐斌告訴記者,江蘇協鑫碳資產服務有限公司積極協助集團下屬企業開展“碳金融”業務,充分發揮碳資產金融估值作用,通過搭建結構化組合產品,增加碳資產收益,利用金融工具使“碳資產”保值增值。
而“嗅覺靈敏”的金融機構早就捕捉到了碳交易的巨大價值。去年9月10日,張家港農商銀行使用央行再貸款資金,為當地一家印染企業辦理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業務——“碳權貸”。記者從張家港農商銀行獲悉,這家印染企業擁有自備電廠,是全國首批取得碳排放權配額的企業。得知企業有碳排放權配額未完全使用后,張家港農商行第一時間與企業溝通聯系,主動上門為企業量身設計了以9.59萬噸碳排放權配額作為質押的“碳權貸”,金額300萬元,期限一年。據悉,該筆貸款按照該行
綠色貸款
綠色審批流程,從上報到放款只用了3天時間,這也是蘇州市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上線后,在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進行質押登記和公示的首單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有效打通了碳配額質押的各環節和流程,盤活了企業的碳配額資產。
去年,中國人民銀行蘇州市中心支行、蘇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蘇州監管分局聯合印發了《關于蘇州市綠色低碳金融改革創新工作的意見》,隨后上線運行“綠色低碳綜合金融服務
平臺”,掛牌“金融機構綠色低碳轉型服務中心”,啟動“蘇州市綠色低碳金融實驗室”項目孵化,為蘇州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系統性的金融支持。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