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雙碳目標,如何處理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中央層面和地方政府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側重和區別?
趙艾:在中央層面,要加強頂層設計,做好統籌協調。著力建立完善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頂層設計總體完成的基礎上,充分有效發揮改革措施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有效激發地方政府內生動力。中央要承擔好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分配,使地區之間遵循“各盡所能”和“共同而有區別的責任”兩個基本原則。
還要注重地方差異,分類分層次精準施策。每個地區資源稟賦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產業布局也有區別。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各地區肯定有先有后,要推進一些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實現達峰??赡苈氏葘崿F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的有兩類地區:一類是東部經濟比較發達的一些省市,經濟轉型比較領先,有條件在“十四五”期間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另一類地區是西南部分地區,其可再生能源條件好,有很豐富的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資源,可通過能源結構調整,由新能源的增長來滿足能源需求,也可率先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各地采取的減排路徑、實現達峰的時間點,可能有所差別。要推進差別化、包容式的協調發展和協調減排,保證全國總體目標的實現。尤其要避免采取自上而下、層層分解任務的行政手段,避免減碳工作對經濟生產造成不必要的干預。不能相互攀比,不能搞“運動式”減碳。而且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不切實際、盲目壓縮碳達峰時間。
地方還應當加緊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分區域、分部門、分行業設定差異化達峰目標。推進低碳示范區建設,推進低碳系列
試點示范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探索實行高碳企業清單管理,開展好新建項目碳排放影響評價,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擴大規模。地方要充分發揮好
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生態環境部門要聯合發改、經信、交通、住建、統計、能源等部門成立方案編制專班工作組,加強協調,形成部門之間分工方案,列出時間表和路線圖,生態環境部門要發揮好跟蹤調度通報的作用等等。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