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pr3nx"></address><address id="pr3nx"></address>

    <noframes id="pr3nx">

      <address id="pr3nx"><address id="pr3nx"><listing id="pr3nx"></listing></address></address>

      <form id="pr3nx"><th id="pr3nx"><th id="pr3nx"></th></th></form>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碳中和目標下中國電力轉型戰略思考

      文章來源:能源研究俱樂部王志軒2020-12-12 15:36

      實現碳中和的路徑、原則及風險防范

       
      (一)能源科技革命是實現碳中和的根本力量
       
      當把歷史拉回到40年前的20世紀80年代,在當時,我們不會想象到今天衣食住行的諸多變化,而40年后會有更多新生事物是我們今天想象不到的,因為技術的發展和能源轉型的相互影響,會更加快速地改變世界。我們要對科技創新對碳中和的作用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實現碳中和是人類社會權衡各種因素后,在現實條件下達成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共識和有效途徑,它事關經濟社會長期發展的全局性戰略問題,充分體現了人們對可以預見的能源科技發展的期望和信心。就像人類解決糧食問題一樣,實現碳中和也需要通過能源科技革命來實現。從長遠看,人類對解決能源問題的信心是樂觀的,如受控核聚變技術一旦突破(也必將突破)并得到商業化應用,人類將擺脫分子水平的化學能約束進入到受控核聚變利用的時代,人類能源利用問題將得以根本性解決。但是,應對氣候變化的迫切要求,就是要在目前科技水平“基本”可以支撐的條件下,克服困難,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式地立即行動。正如風能光能雖然蘊藏量大,但實際開發利用中能量密度低、隨機性及波動性大,需要通過持續性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來解決能源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問題。
       
      (二)實現碳中和“四個階段”
       
      在實現碳中和目標的40年中,初步分析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2020~2030年碳總量減緩上升階段,2030~2040年碳總量由波動下行到穩中有降,2040~2050年碳總量線性下降階段,2050~2060年碳總量加速下降階段。在四個階段中,能源消費總量、能源消費結構、技術進步水平、能源品種供應結構以及電力系統的特征都會產生相應的變化。
       
      顯然,中國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與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是遞進關系,從發展的一般規律看,碳達峰的時間越提前、峰值越低,對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就越有利,所以應促進峰值目標盡快達到和盡可能降低峰值。但是,這種“促進”也是有限度和需要符合中國客觀實際的。碳中和像是讓中國經濟社會低碳發展跑一場40年的“馬拉松”。如果開始松懈,后面再趕在規定的時間也達不到目的地;但一開始就超越實際使勁過大,傷及本體,也可能功虧一簣,全面下滑。因此,要把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以及科技發展的因素考慮進去,提出基本合理的分階段路徑,并根據發展的情況及時評估修正。
       
      (三)實現碳中和應堅持的原則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這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特色的要求,五個方面就是五個維度,缺一不可,共同推動發展的政策、策略和成果。
       
      ——堅持安全、綠色(清潔、低碳、生態)、經濟、便捷。前三個要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全世界各國的共同價值追求。對大國而言,能源安全是第一位的,綠色和經濟是約束性因素。而“便捷”是基于以人為本,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必然。
       
      ——堅持因地制宜。承認地區的差異性和發展的不平衡性,使得碳中和在中國一些省(市區)、城市、行業率先實現,并起到示范和引導作用。在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不同地區和行業的融合性和互補性加大,更多的共享機制會出現。
       
      ——堅持底線思維和紅線思維。堅持保能源安全的底線思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紅線思維,碳中和的過程應統籌規劃,協調推進。
       
      ——堅持全國一盤棋原則。發揮中國國土空間大、市場空間大、環境和資源狀況不平衡、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特點,做好時間、空間統籌規劃,推進農村能源革命、建筑能源革命、工業能源革命、交通能源革命等,化劣勢為優勢,發揮出大國優勢。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行業(或地區)分目標制訂上,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我國各行業(地區)的情況都不一樣,不能以某一行業(地區)是否率先、滯后達峰或者實現碳中和作為評判國家整體碳減排進程的指標。如中國電力行業可以做到率先達峰,但這樣的達峰對國家整體達峰是促進還是減緩需要整體考慮。中國用于供熱的散燒煤炭數以億噸計,在現階段還難用氣或電全部替代,最有效的利用方式是通過熱電聯產。如,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采用華電靈武電廠百萬千瓦機組的空冷乏汽換熱與汽輪機抽汽聯合加熱技術,通過46千米長并經河底隧道穿越黃河的管線工程,給市區50萬戶、7000萬平米的居民集中供熱,電廠熱效率提高了23個百分點,已替代燃煤供熱鍋爐455臺套,是市區大氣環境根本性改善的最主要措施,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環境、能源、經濟效益。在這種情況下,電力行業的碳排放量總量即便是升高的,但總體上促進了全社會碳排放量減少和達峰提前。
       
      (四)要防范的各種風險
       
      ——既防范“速勝”也防范“慢慢來”。碳達峰和碳中和都是非常迫切而重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有時不我待的積極態度,更需要有嚴謹的科學精神。一方面要防止做急功近利的事,或者搞脫離實際的“一刀切”,其結果得不償失。碳中和之所以有四個階段,是因為客觀規律使然,只有在恰當的時機做正確的事情才能獲得較好的回報。如顛覆性技術對能源轉型進程有重大影響,但我們現在并不完全清楚什么時候可以出現顛覆性技術,過于快速推進一些不成熟的技術或項目,存在大量資金沉淀的風險和推倒重來的風險,不僅浪費了金錢,而且耽誤了轉型進程。如在火電廠脫硫工程的建設上,有些電廠在幾年內推倒重來了好幾次。另一方面,要鼓勵進行探索性實踐和創新,而不能等著慢慢來;同時,我們已經有了很多用于不同區域、行業、場合的低碳可行技術和商業模式,完全可以立即挖掘現有節能減碳空間。
       
      ——防范照搬硬套的拿來主義。面對中國特色的碳中和,歐盟或者一些國家的減碳方案并不一定適合我國,我們面臨的道路大多是前人沒有走過的道路,必須根據中國國情走中國特色的碳中和道路。
       
      ——防范“黑天鵝”“灰犀牛”事件的風險。中國低碳發展是首要動力、是內生要求推動,當技術快速進步、世界處于和平環境、多邊公平貿易推進順利時,會加快中國碳減排進程;當國際形勢向動蕩的方向變化,或遇重大自然災害等,會減慢這一進程。要有發生重大偶然事件影響碳減排進程的各種準備。
       
      ——防范各種重大碳鎖定工程建設。與增加碳排放量有關的重大工程建設,會造成碳鎖定效應,必須堅決防止。如不到萬不得已,不應選擇用新建純凝汽式煤電項目滿足電量需求的做法。
       
      ——防范CCS項目一哄而起。可以進行繼續研究、跟蹤有關技術進展,但不宜被誤導盲目決策或者補貼大規模、大范圍的CCS工程或者示范項目。說到底,能源低碳轉型是技術與經濟在項目、區域、社會各層面都能平衡的結果。在經濟上算不過賬的項目,或者指望政府補貼的項目是不可持續的,也難以在區域和社會層面大面積商業推廣應用。CCS難以成為未來減碳的重大措施,不僅因為技術仍不成熟,而且在碳“捕集”“封存”環節存在經濟性差、能耗高等頑癥難以解決,就其運輸環節而言也存在巨大的安全、經濟、運行條件上的種種障礙。如果考慮到以碳利用為目的的CCUS發展,則應當是在重點落實“U”的上面因地制宜開展相關工作。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