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方面也有自己ESG的披露標準
因此在經濟和供應鏈層面與歐洲有貿易往來的中國企業也要受到歐盟新ESG披露要求的監管。“這些中國企業在跟歐盟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中,實際上要受制于歐盟全球各個行業的龍頭企業對于歐盟ESG披露標準的執行,這種要求會傳導到上游的中國供應商以及跟他們有貿易往來的中國公司身上。”浦天貺表示,一方面歐盟的標準不亞于全球的披露標準,企業應引入第三方審計的機制,例如聘請德勤來對所有排放數據及用能數據的披露進行獨立審計。另一方面,歐盟已經在各行各業構建了貿易壁壘。歐盟今年頒布了諸多
綠色環境能源法案,包括針對光伏的《凈零工業法案》,針對動力電池的電池法案,針對包裝廢棄物的指令,還有紡織行業的循環紡織品戰略等等。這些法案對于很多國內的行業龍頭會有較大的出口影響,尤其是動力電池及光伏廠商。
“中國的光伏出口在全球占比非常高,隆基、晶科、阿特斯、通威等企業的產品出口到歐盟,就要受限于歐盟對于光伏組件碳值的門檻認證。”浦天貺說,比如像法國的ECS
碳足跡報告顯示,
碳足跡認證要求所有進口歐盟的光伏組件的碳值不能高于每千瓦400至500千克,而中國平均光伏組件的碳值指標要高于歐盟大約50%。很多國內企業在出口歐盟的時候需要做碳值的認證,將產品的碳值降低下來,如果沒有達到歐盟標準,那么產品性能再好、產品
價格再有優勢也進入不了歐盟市場。這實際上是硬性的環境貿易壁壘。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