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行業經營和降碳關系 穩步推進鋼鐵行業轉型
韓國屬于鋼鐵大國,2023年粗鋼產量排名世界第六。以浦項制鐵、現代制鐵等為代表的韓國龍頭鋼鐵企業,生產工藝仍以“煤基+高爐-轉爐”的高能耗長流程為主。韓國通過將鋼鐵行業碳排放納入碳市場,利用市場機制的約束激勵作用,在強化鋼鐵行業減排約束的同時,平衡其行業經營發展和降碳之間的關系,穩步推進鋼鐵業低碳轉型。
一是強化碳市場政策設計,釋放清晰的減排政策信號。韓國《
碳中和法案》規定,2030年的碳排放量要比2018年減少40%,為韓國碳市場收緊包括鋼鐵行業在內的重點排放單位配額分配標準提供了宏觀導向;同時有償配額分配比例逐步提高,使得鋼鐵行業獲取初始配額的成本隨之增大;在抵消機制日趨收緊的情況下,鋼鐵行業重點排放單位
履約難度有所增加,“倒逼”其采取更積極的減排策略,將碳市場成本更緊密地與其生產經營聯系起來,加速行業低碳技術應用等進程。
二是豐富靈活機制選擇,穩步推進鋼鐵業低碳發展。韓國碳市場允許配額預借、跨期儲存等行為,為鋼鐵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管理中短期碳排放、設計市場履約策略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促進當地鋼鐵企業有計劃地開展減排行動、制訂減排規劃。同時,韓國碳市場抵消指標范圍從國內拓展至國際,也為當地鋼鐵行業排放單位篩選成本更優的抵消指標提供了更多可能,一定程度上促使其降低履約成本,從而更好地適應日益強化的碳減排約束。
三是將間接排放納入管控,促進鋼鐵業用能結構低碳化。韓國碳市場不僅覆蓋了鋼鐵業生產活動等產生的直接排放,也將有關間接排放納入管控,從而對其作為能源消費側產生的碳排放加以管控。同時,韓國政府還根據總電費征收間接排放環境費,使鋼鐵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用能需要承擔雙重碳約束,從而強化消費側碳排放管控,在約束相關能源消費的同時,還能促進能源生產側
綠色轉型。
四是完善碳市場交易等配套制度,助力鋼鐵行業低碳發展。經過各階段的發展,韓國碳市場有序完善其做市商制度,在第3階段引入指定金融機構進入二級市場,并探索開發碳衍生品交易,豐富交易主體和交易產品,拓展市場交易策略選擇空間,強化市場信息流動,滿足鋼鐵行業等重點排放單位差異化交易訴求。同時,韓國碳市場有效利用市場收入支持低碳技術創新等減排領域工作。韓國政府設立了一個金額約為1500億韓元(約合1.09億美元)的基金,用以支持國內鋼鐵制造商等實現低碳轉型,為其行業綠色發展轉型提供資金激勵,引導更多資金投入到該領域。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