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近日發布的消息透露,韓國環境部準許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該國銷售碳權。據相關估算,這意味著特斯拉從今年起有望在該市場最多獲得1.45億美元的額外收入。
3月份,《時代周刊》報道稱,總部位于首爾的氣候倡導組織“Plan 1.5”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2022年,韓國十大控排企業出售了近2200萬噸
碳配額,賺取利潤約3.57億美元。
作為全球第十一大經濟體,韓國溫室氣體排放規模較大,在OECD(經合組織)工業化國家中位列第七,
碳減排壓力相對較大。經過近10年的發展,韓國
碳市場制度體系逐步完善,覆蓋范圍逐漸擴大,監管持續健全,成為韓國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關鍵政策工具,是加快包括鋼鐵行業在內的重點排放行業低碳轉型的重要抓手。本文介紹韓國
碳市場基本情況、對當地鋼鐵行業影響,以期為我國鋼鐵行業盡快融入全國碳市場建設提供參考。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3個發展階段對應3個發展特點
為有效管控
碳排放、落實國際氣候承諾,韓國自2009年以來就開始探索建設全國性碳市場的可行性,并于2012年5月份頒布《溫室氣體排放配額分配與交易法實施法令》《溫室氣體排放配額分配與交易法》等政策法規,對
碳排放配額分配與交易、數據真實性管理、市場運行與監管、市場參與者權益以及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等方面內容做出規定,為韓國碳市場建立并啟動實施奠定了較為堅實的法律基礎。2014年,韓國指定了
碳交易機構,其碳市場于2015年1月份正式運行。
總體來看,韓國碳市場發展主要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15年—2017年,第二階段為2018年—2020年,第三階段為2021年—2025年。各階段在碳市場覆蓋范圍、配額分配、抵消機制等方面的規則設計上存在一定差異,呈現出以下3個方面的特征。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一是行業覆蓋范圍逐漸擴大。在第1階段,韓國碳市場納入了電力、工業、建筑、固體廢物及污水處理、國內航空等5個主體部門,涉及23個子行業;在第2階段,韓國碳市場進一步將行政機構、學校、醫院等公共部門的碳排放納入管控,細分為62個子行業;在第3階段,韓國碳市場將進一步擴大交通、建筑等部門的覆蓋范圍,共覆蓋69個子行業,體現出其持續強化碳市場管控作用和功能的政策導向。
二是配額分配方法持續優化。在第1階段,韓國碳市場所有碳排放配額全部免費發放,絕大多數重點排放單位配額以歷史分配法進行分配,主要基于其2011年—2013年的年均碳排放量計算配額分配量;水泥、煉油和航空等3個子行業則采取了基準線法分配配額。在第2階段,除排放密集和貿易暴露型(EITE)行業可100%獲得免費配額外,韓國碳市場為電力、國內航空、金屬鑄造業等其余行業設定了3%的有償配額分配比例,并逐步擴大基準線法應用范圍,在該階段收官時利用基準線法進行配額分配的行業數占比在一半左右?,F階段,韓國碳市場將免費分配比例持續調低,使用基準法的行業將進一步拓展至鋼鐵等行業。不難發現,韓國碳市場配額分配政策調整呈現出約束力逐步增強的態勢,反映出其漸進性的市場建設和發展邏輯。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三是抵消機制設計和功能定位穩步調整。在第1階段,韓國碳市場只允許使用韓國抵消信用指標(KOCs)等國內信用指標進行抵消,抵消比例上限為10%,且指標必須來自2010年4月14日以后開展的減排項目。在第2階段,除韓國抵消信用指標外,韓國碳市場抵消機制還納入了韓國企業參與清潔發展機制活動所產生的國際信用指標(CERs),但要求其必須轉換成韓國信用單位(KCUs)才可使用,在總抵消上限依然維持10%的前提下,明確其中5%可使用國際信用指標。在第3階段,韓國碳市場抵消上限大幅縮減至5%,且不再對國際信用指標額外設限。可以看出,韓國碳市場抵消機制設計在日趨國際化的同時,也審慎降低了抵消比例進而強化其碳市場減排約束作用。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