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建設涉及多個行業,《條例》發布后,哪些行業最直接受影響?
王鵬告訴記者,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造紙、航空等高碳排放行業將首當其沖。這些行業需要按照《條例》規定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對于排放超標的企業,將需要購買額外的排放權,增加運營成本。但同時,《條例》也為這些行業提供了減排的動力和機遇,激勵它們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提升來降低碳排放。
王鵬進一步表示,除了直接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行業外,其他行業如
新能源、環保、節能等也將受益。隨著碳市場的建立和發展,這些行業的產品和服務需求將增加,市場前景廣闊。
未來,我國碳市場有望在三個方面實現突破。王鵬說:“一是隨著更多的行業和企業參與到碳市場中來,我國碳市場的規模將不斷擴大。這將為
綠色低碳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和發展空間。二是未來我國碳市場有望推出更多的交易品種和方式,如
碳期貨、碳期權等衍生品交易。這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選擇和風險管理工具。三是隨著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增加,未來我國碳市場有望與國際碳市場實現更緊密的合作和對接。這將為我國
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更多的國際資源和支持。”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