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碳市場建設進展
根據萬得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國試點碳市場累計交易3.31億噸,成交額達73.36億元。2020年累計成交量約5883.4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同比減少17.02%,但平均成交價格大幅升高,達到27.42元/噸,相比2019年的22.24元/噸上漲23.28%,因此累計成交額同比增加2.29%,達16.13億元人民幣。
廣東是規模最大的試點碳市場,2020年成交量超過3000萬噸,年成交額達8億噸,占所有試點碳市場總成交額超過一半。湖北試點年成交量突破1000萬噸,年成交額近4億元。天津試點2020年的成交量和成交額均比2019年有大幅增長。廣東、湖北與天津碳市場規模之和超過所有試點碳市場總和的85%,其余五試點規模均較小。
北京是
碳價最高的試點碳市場,2020年全年成交均價達91.81元/噸,遠超其余試點。上海試點
碳價接近40元/噸,其余六試點碳價均在30元/噸以下??傮w而言,各試點碳市場的碳價仍然相對較低,遠低于歐盟、韓國等較發達碳市場。較低的碳價不足以對高排放行業與企業產生足夠的約束,也不足以對減排活動產生足夠的激勵。
廣東是活躍度最高的試點碳市場,全年僅2個交易日無交易,除1月外成交量均在100萬噸以上。湖北試點除因新冠影響而休市的1月底到3月底外均相對較活躍。其余六試點峰谷特性較明顯,下半年交易量遠大于上半年,且交易多集中于履約截止期之前,履約完成后交易規模大幅下降。
在全國碳市場即將正式啟動運行之際,各試點碳市場也在尋求變革,拓展具有特色的業務。北京
環境交易所已升級為北京
綠色交易所,著力搭建綠色大數據
平臺,積極發展自愿減排交易,探索綠色資產跨境轉讓和新型碳金融工具;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已完成編制全國首個《海洋
碳匯核算指南》并推動成為深圳市地方標準,推動將海洋
碳匯項目納入
碳交易,促進海洋經濟增長;廣州碳排權交易所致力于推動碳金融產品的創新,開展碳普惠等特色生態補償機制,不斷發展廣東省省級碳普惠制核證減排量(PHCER)項目,同時與相關企業合作探索環境資產管理、綠色電力等創新業務,協助企業做好環境資產開發,使國家碳達峰及碳中和目標融入企業經營戰略。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