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pr3nx"></address><address id="pr3nx"></address>

    <noframes id="pr3nx">

      <address id="pr3nx"><address id="pr3nx"><listing id="pr3nx"></listing></address></address>

      <form id="pr3nx"><th id="pr3nx"><th id="pr3nx"></th></th></form>

      從碳匯漁業到藍色糧倉的發展機制研究

      文章來源:上海海洋大學學報碳交易網2020-04-01 19:31

      碳匯漁業”主要是指通過漁業生產活動促進水生生物吸收水體中的CO2,并通過收獲水生生物產品,把這些碳移出水體的過程和機制。更具體地說,是指通過養殖和收獲貝類、藻類、濾食性魚類、甲殼類、棘皮類等水產品將碳移出水體,使碳被再利用或被儲存,但這一漁業生產方式的轉型需要一系列機制保證。這些機制既可以保證“碳匯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又能使之成為“藍色糧倉”國家戰略的基礎保障。這些措施包括:選擇固碳速率高的養殖品種、科學組合養殖品種、提升養殖技術、以海洋牧場革新生產組織方式、推動建立國際藍碳交易體系、擴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水產養殖業合作等,這其中海洋牧場的規劃與建設是“碳匯漁業”與“藍色糧倉”戰略相結合關鍵。
       
      自古以來,中國先民們對水域資源的開發利用都以食品生產為導向,從而形成“以水為田,耕海牧魚”的開發傳統。據張璽等學者的研究,從秦漢開始,我國就已有貝類等水產養殖,但規模化水產養殖主要是新中國成立后,以多快好省提供優質水產動物食品為目標,在政府主導下迅速發展起來,水產養殖產量目前已超過捕撈漁業產量。根據FAO的統計報告,1991年起中國水產養殖已占世界第一,高于其余國家和地區的合計產量。然而,養殖產量高增長亦引發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擔憂。由此,利用海洋的碳泵功能對抗溫室效應,發展環境友好型漁業在學界獲得了理論支持,由此形成了“碳匯漁業”的概念。李純厚(2010)、唐啟升、焦念志(2011)、嚴立文(2011)、許冬蘭(2011)、邵桂蘭(2012)、李嬌(2013)、紀建悅(2015)等學者從環境、經濟、養殖方式、養殖品種等各個角度對碳匯漁業進行了分析論證。
       
      “藍色糧倉”是近年來興起的重要漁業發展理念,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將海洋國土納入食品生產體系的戰略規劃。韓立民(2012)、李嘉曉(2012)、秦宏(2012)、趙嘉(2012)等學者從環境與中國海洋區生產潛力等多方面對確立“藍色糧倉”戰略的必要性與可能性等做了相關論證。
       
      “碳匯漁業”是未來漁業生產方式的變革趨勢,是中國在國際上承擔大國責任的重要內容之一;“藍色糧倉”是中國政府通過海洋產能保證未來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規劃。二者都以水域尤其是海洋作為開發基礎,存在必然的相關性。“碳匯漁業”正確、充分地認識了漁業的多功能性,科學調整漁業的發展方式;“碳匯”是實施“藍色糧倉”戰略所要考慮的重要維度之一,是生態可持續性框架下的理論基礎,因此“碳匯漁業”是落實藍色糧倉戰略的重要實踐。對于二者之間的邏輯演進關系,目前學界尚缺乏足夠的研究。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國家發改委 環境保護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主辦單位:中科華碳(北京)信息技術研究院&易碳家期刊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8號總部基地十區22樓三層 聯系電話:010-51668250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1044150號
      中國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  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