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專委會發布的《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1)》顯示,我國建筑領域二氧化
碳排放量占全國
碳排放量的22%,建筑領域
碳減排已成為我國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戰略目標的關鍵環節。
當下,我國建筑領域碳減排存在哪些“堵點”“難點”?新階段下,我國建筑領域如何有效實現“雙碳”目標?
三大“堵點”“難點”亟需破解
首先,我國建筑領域碳減排的頂層設計落后于減排形勢需求。我國執行的現有建筑
節能減排標準與擁有同等氣候條件的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偏低,標準執行質量參差不齊,缺乏統一的建筑碳排放標準規范。
綠色建筑發展不平衡,農村地區建筑碳減排剛剛起步。缺少明確的建筑領域碳減排目標,各地及其用能主體減排動力不足、方向感不明確。
其次,綠色高新技術和智慧科技支撐體系不完善。當前,我國建筑領域低碳技術仍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部分減排技術成本過高,市場化推廣難度大。減排工作主要依靠人為自覺意識,缺乏全過程智能化的監控手段和技術方案,不能及時、準確地識別減排機會并估算減排潛力??稍偕茉丛诮ㄖI域利用率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零碳建筑、產能建筑等的規模化發展需要加快推進。
再次,協同減排意識、專業能力和配套措施需要全面提升。建筑領域減排涉及發改、生態環境、財政、自然資源、住建、農業農村等多個部門,區域和部門間業務協同管控存在一定阻力。此外,建筑領域碳排放涉及建造、運行和回收等諸多復雜過程,而當前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缺乏建筑領域減排所需的能源管理和碳排放控制等方面相關專業知識,對碳排放量計算、產品
碳足跡刻畫等相關技術方法不熟悉,限制了建筑領域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和減排效果評估。建筑節能與低碳化改造等方面的財政和金融政策激勵機制亟待創新優化,支持力度有待加強。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