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機構和人才需求旺盛
在魏子杰看來,管好碳資產首先需要專業的人。“既要掌握碳的相關知識,也要有所在行業的知識儲備。未來,化工、鋼鐵等更多行業將納入全國碳市場,這方面的需求將更加迫切,碳資產管理人員應具備多行業、多類型減排項目開發能力,核算多行業、多領域碳排放的技術實力。同時,能夠準確把握交易中各個關鍵點,做到風險事先預防、事中監督、事后分析,還要借助碳金融工具,幫助企業實現碳資產的個性化需求。”
為規范管理行為,魏子杰建議,建立碳資產公司準入制度,通過設置企業資本、從業能力、從業人員、專業背景等條件,對合規企業進行備案,或實行業務許可制,達到一定的評級標準后方可開展碳資產管理業務。“特別要重視從業人員的資格管理,比如通過相關專業考評、實行人員注冊制、開展年度評審等方式,確保碳資產公司服務水平。”
“參與碳市場,對控排企業而言不光是約束。用好碳資產,可以多一筆可觀收益。”黃錦鵬認為,企業應轉變思路,改變目前被動履約的狀態,主動挖掘碳的價值。“碳減排不是一兩年的短期任務,相關企業要做好長遠規劃,生產、經濟計劃乃至發展戰略、目標制定,未來都要與碳資產管理掛鉤,把碳真正作為資產在企業經營決策中轉起來。”
黃錦鵬還稱,我國碳市場規模全球最大,面對如此體量,目前真正專業的管理機構及人才遠遠不夠。“現階段,部分企業仍將碳資產交給生產、財務等人員兼職管理。這是一項專門性工作,有特定的標準和規范,需要配備專業人才隊伍。建議加強碳資產管理能力建設培訓,通過能力建設減少決策失誤、真正盤活資產。”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