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達峰、
碳中和”愿景之下,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如何對標國際灣區,實現更高質量
綠色低碳發展,受到廣泛關注。
公開報道顯示,香港已于2014年率先實現碳達峰,無疑將為大灣區綠色低碳發展帶來積極指引。然而,根據近期剛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發展報告(2020)》,廣東省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區之一,雖然2020年煤炭消費占比、碳強度均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對標國際,當前約2.67噸標準煤/萬美元的單位產值能耗,不僅遠高于OECD(經合組織)國家1.51噸標準煤/萬美元的水平,也要略高于全球2.59噸標準煤/萬美元的平均水平。以廣東為代表,粵港澳大灣區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引領國內、媲美國際,任重道遠。
近日,在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和中國廣核集團共同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低碳發展圓桌
論壇上,與會
專家普遍認為,大灣區應強化在能源環保領域的頂層設計與三地協同,制定先行先試方案、加強投資引導,積極推進“零碳”示范項目落地,打造應對氣候變化和大氣環境治理的灣區示范標桿。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