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中央環保督察
國合會于1992年由中國政府批準成立,主要任務是交流、傳播國際環發領域內的成功經驗,對中國環發領域內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等。歷任國合會主席均由國家領導人擔任,現任主席是國務院副總理韓正。
氣候變化已成為不容忽視的風險。日前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發布的《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2020)》顯示,2019年,全球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水平高出約1.1℃,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第二暖年份。1951-2019年,中國年平均氣溫每10年升高0.24℃,升溫速率明顯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在對抗新冠疫情、經濟下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內生態環境脆弱等多重壓力下,中國迫切需要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和經濟轉型模式創新。”研究團隊表示。
中國目前正在進行“十四五”規劃編制。研究團隊建議,經濟復蘇政策應體現綠色低碳的要求,應避免短期經濟刺激方案的高碳鎖定,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動能。
具體而言,研究建議“十四五”期間應制定更有力度的溫室氣體減排約束性目標。據悉,“十二五”期間,我國首次提出碳強度下降17%的約束性目標,最終下降了20%左右,超額完成規劃目標。“十三五”時期,我國提出到2020年碳強度比2015年下降18%的目標,還提出推動我國二氧化
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
研究還建議,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約束性指標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工作體系。據悉,中央環保督察被譽為守護綠水青山的“利劍”。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已于近日啟動。
除了行政手段,建議也包括經濟手段。例如,建議盡快建立碳定價制度,加速
碳市場建設,推動綠色金融等。
“中國正在致力建立世界最大的
碳交易市場,我覺得這是令人激動的。”國合會委員、英國
兒童投資基金會首席執行官韓佩東稱。據悉,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中國于2017年12月宣布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但目前仍處于較初級的階段。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