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全球頻繁出現的極端天氣事件與氣候變化有關。2016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全球最暖的一年,對全球多數地區影響較大。氣候變化導致全球多數地區正在經受更熱、時間更長、更頻繁的熱浪侵襲。氣候變化導致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超出預計,并可能逐漸加劇。由氣候變化引發的極端天氣不僅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還會對農業和自然生態系統造成危害。2016年2月13日,在迪拜“世界政府首腦
會議”期間舉行的氣候變化問題圓桌
會議上,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總干事達席爾瓦警告稱,如果不能立即采取行動,加強糧食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許多地區未來的糧食生產將受到“嚴重損害”,并可能導致全球為到2030年消除饑餓和極端貧困目標所作的努力以失敗告終。水資源管理是需要采取行動的一個關鍵領域,全世界數百萬小農戶正在艱難地應對水資源短缺,而氣候變化則使局勢進一步加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副教授斯蒂芬妮·卡爾森的研究證明,降水變化可能在動植物的自然選擇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自然選擇是解釋生物為適應環境而進化、生存的機制。氣候變化的后果之一是全球降水模式出現異常,一些地方降水次數減少但降水量暴增,一些地方干旱成為常態。斯蒂芬妮·卡爾森的研究團隊收集了168份已發表的研究報告,這些報告對世界各地不同動植物種群的自然選擇加以量化。斯蒂芬妮·卡爾森對這些報告進行分析,把自然選擇模式與氣候數據對應起來,發現20%至40%的自然選擇變化可能歸因于當地降水變化。這一發現很重要,尤其是考慮到這項研究涉及全球范圍。這說明依據像降水這種常見的氣候因素,自然選擇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測的。斯蒂芬妮·卡爾森的研究還表明,與降水相比,氣溫變化對生物自然選擇的影響要小得多,但也有可能是這組數據中氣溫的影響沒有體現出來。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