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
記者從國家統計局了解到,今年以來,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深入,能源生產消費結構持續優化。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順應綠色低碳發展新趨勢,我國
新能源產業依靠持續的技術創新、完善的產業鏈體系實現較快增長。上半年,
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34.3%,配套產品充電樁、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產量分別增長25.4%、16.5%。光伏產業鏈增勢良好,主要原材料多晶硅、單晶硅、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5.4%、43.6%、42.8%。與此同時,
清潔能源體系加快建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有序推進,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初步測算,上半年,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
自提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以來,我國在推動綠色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體現在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節能減排成效顯著、綠色低碳產業快速發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民環保意識增強。”
針對政策體系方面,王鵬進一步介紹:“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明確了節能降碳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為各地區和各行業推進綠色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要求。各地政府積極響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如地方性的節能降碳行動計劃、綠色產業發展規劃等,形成了上下聯動、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產業向“新”向“綠”轉型態勢更加明顯。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介紹,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5.8%,比一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集成電路、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等智能綠色新產品表現亮眼,產量均保持兩位數增長,為經濟發展積蓄了新動能。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催生新的消費場景,直播帶貨、即時配送等消費新模式不斷涌現,帶動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8%,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新技術繼續賦能綠色發展,清潔能源生產較快增長,節能降碳取得積極進展,經濟發展的綠色含量提升。
“在政策的推動下,綠色低碳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王鵬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市場。清潔能源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容量和發電量持續增長。另外,綠色低碳產業的發展還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設施、電池回收等產業鏈不斷完善。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