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構建有效的政策支撐體系?
推動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需要強化政策保障。
首先,通過社會資本引導、財政資金補貼等方式,加大對運用數字節能技術的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提高數字產業的節能減排動力。2023年年初,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2023年堅持穩中快進穩中優進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提出“對自治區內數字企業電能使用效率值(PUE)首次降至1.3以內的,按照企業數字節能技術支出的10%給予財政補貼,單個企業補貼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淘汰、升級高耗能落后數字設備的地區,按照更換設備支出的10%給予財政補貼”。2023年3月,《廣東省綠色高效制冷行動計劃(2023—2025)》印發,鼓勵省內各級政府采用補貼、獎勵等方式,支持居民購買綠色高效制冷產品;鼓勵電商
平臺開辟綠色產品銷售專區,大幅提升綠色高效產品投放比例。
其次,積極出臺促進數字基礎設施與綠色能源協同發展的政策規范,推動綠色能源合理布局,提高數字產業的能源利用效率。2022年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有關部門印發通知,正式啟動“東數西算”工程,在貴州、甘肅、寧夏、內蒙古等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引導企業向氣候適宜的這些地區部署數據中心,充分利用當地可再生資源為數字產業節能減排。其中,貴州省貴安新區有大量山丘,常年溫度維持在20攝氏度以下。騰訊、華為等11家科技企業在當地的山丘間埡口建設了龐大的數據中心,建筑頂端設置多個自然排熱孔,不需要任何物理降溫措施。
最后,建立健全數字產業綠色標準體系,開展綠色等級評估,制定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牽頭發布的《數據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已于2022年1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該標準規定了全國數據中心的能耗要求、測試與計算方法。工信部印發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也明確,到2025年全國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PUE需達到1.3以下。上述綠色標準的制定為數字產業落實國家“雙碳”政策提供了堅實保障,相關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要素供給、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鼓勵數字企業對標綠色能效標準。
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是實現我國“雙碳”目標的根本保證,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數字技術突破為抓手,以政策激勵為保證,不斷提高數字產業的能源效率,更好實現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