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經濟體的應對措施是什么
歐洲處在俄烏沖突的最前線,其能源供應和能源價格正在承受最嚴峻的壓力。為確保能源獨立,歐盟委員會于3月8日發布《歐洲廉價、安全、可持續能源聯合行動》(《能源獨立行動》),在“Fit For 55”的基礎上提出歐盟于2022年內減少三分之二的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盡早于2030年前擺脫對俄羅斯油氣資源的依賴。主要措施是近期以推動天然氣進口多元化為主(占到替代方案的一半以上),中遠期著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能效提升。3月11日歐盟27成員國領導人同意了該《能源獨立行動》計劃,歐盟委員會將進一步出臺實施細則。
這份行動計劃能否真正落地,還面臨基礎設施、供應、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例如要看美國及其產氣盟國是否能完全替代俄氣來源。2021年,美國、卡塔爾和俄羅斯提供了歐洲70%的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目前卡塔爾的LNG設備產能短期沒有增產的余地,且大部分天然氣供應被鎖定在亞洲買家的長協中,很難滿足歐洲本年內新增500億立方米LNG進口的需求。3月25日歐盟與美國達成重磅天然氣協議,歐盟將在今年向美國額外購買至少150億立方米的LNG。然而美國也很難完全緩解歐洲的氣荒,原因在于盡管美國短期內通過重新分配LNG出口流向可增加對歐出口,例如暫時將供應亞洲的LNG調往歐洲,但中長期對歐出口總量很難大幅提升(美國LNG終端已經在滿負荷運作,新的設施建設還需要數年)。雖然全球有足夠的LNG現貨滿足歐洲需求,但歐洲今年要從非俄國家加大進口LNG,將導致已經供需偏緊的全球LNG市場雪上加霜,歐洲要支付的成本也更高。供應的基礎設施和運輸能力瓶頸在短期內也是制約因素。
俄羅斯石油僅占去年美國的所有原油進口量的3%左右,所以美國對俄羅斯的能源進口禁令對其國內的能源供應體系影響不大,挑戰在于如何應對高油價帶來的成本推動型通脹。2022年2月美國CPI達7.9%(創40年來最大漲幅),截止4月4日普通汽油均價飆升到4.58美元/加侖,打破了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記錄。3月31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未來6個月將每天釋放1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以平抑高企的油價和通脹。
中國有增加進口俄羅斯管道氣的市場空間(中俄天然氣東線管道,2021年的實際輸量100億立方米左右,計劃 2024年,供應量達到設計管輸能力—380億立方米),但基于能源供應安全的戰略,中國不會過多依賴某個單一氣源。俄烏沖突爆發后,中俄天然氣貿易的實施和未來計劃暫無變化。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