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綠色低碳發展新征程的務實路徑
中國在30年內從“碳達峰”邁向“零碳社會”的宏圖,是一項前所未有的艱巨探索,要求經濟社會系統全面推進革命性變化,邁向綠色低碳發展新征程。
首先,應堅定信心,下定決心。作為發展中大國和碳排放大國,中國的減排目標和進程備受國際社會的關注。必須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以2030年碳排放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為導向,根據自身能力和國內碳減排進程,靈活調整、逐步提高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從“相對強度減排”逐步過渡到“碳排放總量達峰”,再到“碳排放總量絕對減排”,實現“發展”與“減碳”雙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并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其次,應找準路徑,減緩沖擊。實現2030年碳排放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需要務實的行動計劃和可行的實現路徑。碳排放空間的壓縮勢將對經濟社會發展形成剛性約束,必須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大國規模優勢,加快低碳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大力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經濟系統轉型,減緩能源轉型、產業重構帶來的沖擊,探索一條既能保持產業競爭力、促進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又能強力減排的清潔低碳發展路徑,在重塑國際經濟格局中掌握主動權?!督ㄗh》提出十四五時期要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發展
綠色建筑;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這些措施體現了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務實路徑。
最后,應團結一致,共謀未來。實現2030年碳排放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標,從能源系統到經濟社會系統都將迎來革命性的變化,需要全社會動員,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共渡難關,共謀未來。必須堅定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不能一遇經濟下行壓力就改弦易轍,要保持戰略定力,變壓力為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督ㄗh》提出十四五時期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就是要完善消費者社會責任體系,為能源供給側結構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分擔成本,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作者: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學生態文明學科會聚計劃副秘書長 石敏俊;浙江大學雄安發展中心科研助理 林思佳)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