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污降碳2.0版政策展望
《實施方案》是減污減碳協同方略的集大成者。方案堅持系統觀念,強化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目標協同、區域協同、領域協同、任務協同、政策協同、監管協同。同時,方案的聚焦點不同于一般的末端治理,而是緊盯環境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源頭,把實施結構調整和綠色升級作為了減污降碳的根本途徑,對水、氣、土、固廢、溫室氣體等多領域治理工藝、技術路線及激勵約束機制的協同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方案尤為注重領域的左右協調與央地的上下協同,鼓勵發揮“頭雁效應”、實現重點突破,積極推動建立多層面、多領域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創新模式。
《實施方案》是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重要力量。方案緊密銜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精神,提出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目標與任務,在國家重大戰略區域、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重點海灣、重點城市群等。加快探索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有效模式,并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分區和用途管制要求,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納入“三線一單”分區管控體系,既堅持了“一盤棋”,又摒棄“一刀切”,充分體現了促進區域差異化發展和分類指導的政策意圖。
《實施方案》是對綠色轉型關鍵政策的優化整合。方案首次提出了要在鋼鐵、水泥、焦化行業及鍋爐超低排放改造中探索開展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試點,并要求到2030年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
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量的50%左右。方案強調了減污降碳公共服務基礎能力和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持續完善法律、法規、標準、政策體系,提升統計、監測、監管能力的要求,并提出了開展重點城市、產業園區、重點企業減污降碳協同度評價的設想,正在研究探索的減污降碳協同指數將成為地方和行業全面綠色低碳轉型新的標尺,通過協同政策賦能還有望培育出一批“雙近零”排放標桿企業。方案還特別注重協同技術創新與應用,提出要加快重點領域綠色低碳共性技術示范、制造、系統集成和產業化,形成減污降碳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這不僅有望推動我國建成全球最大的減污降碳技術創新中心,還將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優質、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總之,《實施方案》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部署,統籌把握“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主要任務,從戰略制定、制度建設、考核評價、監督執法等多方面建立起協同增效的內在聯系及政策體系,將有力推動實現環境效益、氣候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多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