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正在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我國溫室氣體排放與其他環境污染物存在較強的排放同源性和控制措施的同效性,兩者的統籌和協同從一開始就相伴相生。在浙江、上海、深圳、青島等地方早期實踐中,有關空氣質量達標、二氧化碳達峰的“雙達”工作積累了很多好的經驗。根據國家氣候戰略中心評估,2005年以來我國所實施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和行動,相當于累計節能22.1億噸標準煤,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192萬噸、氮氧化物排放約1130萬噸。2021年1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正式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統一謀劃、統一布置、統一實施、統一檢查的原則要求,并從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制度體系、
試點示范、國際合作等領域明確了目標和任務,標志著減污降碳從“弱相關”進入到“強聯合”的階段。
我國減污降碳協同機制在探索中正在逐步完善。2021年7月《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污許可領域協同推進
碳減排工作方案》及《關于開展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通知》出臺,率先在河北、吉林、浙江、山東、廣東、重慶、陜西等地,從電力、鋼鐵、建材、有色、石化和化工等重點行業入手,深入推動試點工作的開展。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三線一單”減污降碳協同管控試點工作等重要協同政策部署也正在有條不紊展開。2021年9月印發《碳監測評估試點方案》,在原有環境監測工作基礎和經驗上,聚焦重點行業、城市、區域三個層面,探索建立高質量的碳監測評估技術方法體系和業務化運行模式。與此同時,《關于推進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碳達峰
碳中和相關工作的通知》明確,所有示范園區均應將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作為重要目標,并制定相應的實施路徑舉措,并以此作為示范園區創建、驗收和復查評估的重點考核評價內容。2021年10月印發《關于在產業園區規劃環評中開展碳排放評價試點的通知》,優先選擇涉及碳排放重點行業或正在開展規劃環評工作且具備碳排放評價工作基礎的國家級和省級產業園區先行先試,探索在產業園區規劃環評中開展碳排放評價的技術方法和工作路徑,推動形成將氣候變化因素納入環境管理的機制。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