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資的起源與發展
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UN PRI)將責任投資定義為:將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等因素納入投資決策和積極所有權的投資策略和實踐,也被稱為可持續投資、道德投資和影響力投資等。從環境(E)的角度,ESG投資關注氣候變化、資源消耗、廢棄物、污染和砍伐森林等;從社會(S)的角度,ESG投資關注人權、現代奴役、童工、工作條件和員工關系等;從公司治理(G)的角度,ESG投資關注賄賂和腐敗、高管薪酬、董事會的多樣性和結構、政治游說和獻金以及稅務策略等??傮w而言,ESG投資理念是指,投資者在決策過程中除了關注傳統的企業盈利及財務狀況之外,還要考慮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等因素所體現的公司及社會價值。
責任投資的概念誕生較早,ESG則是近年來才被明確的一種責任投資理念,其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20世紀20至60年代,一些宗教和社會團體將煙草、博彩、軍火等與其倫理觀相悖的內容排除在投資范圍之外,形成了責任投資的萌芽;二是20世紀60至80年代,環境保護作為主流價值加入了責任投資理念;三是20世紀90年代至今,可持續發展和綠色金融的理念開始普及。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在2004年首次提出了ESG概念,UN PRI在2006年進一步將公司治理與環境、社會責任合并,正式明確了ESG投資的三大內涵。此后,ESG理念不斷深化,評價標準與投資產品進一步完善,國家主權基金、養老基金等諸多機構都逐漸接受并開始實踐ESG投資理念。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