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拼ESG,大廠做得怎么樣?
主流互聯網大廠越來越重視ESG,但從評級結果來看,“成績”還不算理想。
“整體來看,中國‘互聯網’公司最多處于在全球同行業的平均水平。”經濟學博士、復旦發展研究院博士后、法國克萊蒙奧弗涅大學CERDI-IDREC訪問研究員石爍表示,結合多個機構評級,從行業角度來看,國內的金融行業走在前面,能源和工程建造、房地產行業都在按ESG標準迅速轉型,最讓人感到遺憾的是互聯網公司。
“在美國,蘋果、Netflix和亞馬遜已經成為全球ESG領域的領導力量,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ESG表現,似乎還不足以在國內形成新格局。”他分析。
MSCI對企業的ESG評級最高為“AAA”,最低至“CCC”。據MSCI等發布的ESG評級數據,評級較高、獲得A以上的中國企業有蒙牛、興業銀行、復興制藥、海爾智家、美的、華為、比亞迪、萬科等。國內互聯網大廠并沒有出現。
雖然前述絕大多數大廠被廣義地列入“互聯網公司”,但石爍強調,ESG評級并不是一個跨行業評級,而是一個行業內部評級。也就是說,ESG評級,是公司先被劃分進不同的行業,再根據同一個細分行業內的打分排名形成的。他以兩家公司為代表分析這一問題。
先看典型的互聯網公司美團。美團的MSCI ESG評級過去一段時間保持在A以上,最近降到了BBB。
石爍告訴深燃,美團的ESG特色在于“社會責任”,比如貧困地區的騎手占比、為鄉村居民提供產品等,評級被調低的原因在于,其
平臺商業模式和社會責任能否平衡,比如
平臺分成是否會損害餐飲業發展潛力;騎手與平臺的勞動關系仍然處于模糊狀態等。
再以小米為例。小米不是典型的互聯網公司,按MSCI的行業劃分方法,屬于“技術硬件,存儲及外設”行業,所以對標的公司是富士通、思科、三星等硬件生產商,MSCI給出的ESG評級是B。
“與其他同行業的國內公司相比,小米的ESG實踐做出了成績,但和這些全球頭部公司相比,按照MSCI的標準,在清潔技術機遇、電子廢棄物、供應鏈勞工標準以及內部治理四個方面處于行業落后位置。”石爍分析。
以其中的“清潔技術機遇”來看,小米在
綠色產品方面的行動主要集中在降低能耗方面,但評級獲得AAA的富士通,建立了產品環境
綠色評估程序以及綠色產品評估標準,利用這些機制,開發和設計了大量具有環保特性的產品。小米的差距在于,對手提出了更系統的機制,形成了長期發展計劃。
翻閱多家大廠的ESG報告,深燃發現,大廠的“通病”是僅僅披露管理的政策,較少說明具體的執行方法,這會讓紙面上的數據效果打折,影響ESG評級。
當然,頭部“互聯網”公司的ESG評級較低,也有一些客觀原因。“無論是國際主流評級,還是國內評級,達到AA以上的中國公司僅占2%。”石爍認為,大部分中國公司是在最近三年才開始披露ESG實踐,實踐經驗不足,還需要時間將主營業務按ESG評估體系來轉型。
另外,對“E”和“S”的理解,國內公司有著比較深的本土色彩,但國際機構未必認可,因為通行的理念是ESG實踐要和主營業務結合。“因此,國內大廠也有需要提升的地方”,石爍分析。
例如,環境議題中,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國內公司普遍在ESG報告中用大量篇幅講“
碳減排”?;ヂ摼W行業沒有想象中那么清潔,特別是作為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數據中心,產生的
碳排放量巨大,包括阿里、騰訊、京東等在內的大廠都給出了明確的“
碳減排”目標。“‘碳減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特別是減緩全球氣溫上升。但許多公司的‘碳減排’目標與減緩氣溫上升的目標是脫節的。”石爍表示。
社會責任議題中,“捐款”和“扶貧”出現在絕大多數公司的ESG報告中。但如同馮斌所說,這一項議題更確切地解釋應是,“Create value for all stakeholders(為所有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國內公司還應該充分注重就業機會、員工流失率等指標。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