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爭著發ESG報告?
在討論之前,先厘清幾個概念,什么是ESG,何謂ESG實踐、ESG投資,再來看,ESG的運行邏輯是怎樣的?
ESG,是Environment(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公司治理)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寫,衡量的是一家公司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綜合協調能力。
ESG實踐、ESG投資,對應的主體分別是企業和投資機構。“企業進行ESG實踐,是需要真金白銀投入的,尤其是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方面。”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特聘實踐教授、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馮斌告訴深燃。
ESG投資的理念起源于社會責任投資,它是資本市場上衍生出的一種聚焦公司ESG實踐的投資策略,指的是投資機構用ESG理念去篩選投資標的,構建資產組合。馮斌介紹,ESG投資對上市公司、非上市公都有影響,ESG證券投資基金會進行二級市場的資產配置,而重視ESG的股權投資基金則在投資PRE-IPO企業、創業企業時,進行ESG盡職調查。
這種投資理念的核心在于,相比過去單一的財務指標,更加多元,考慮到了更多利益相關者,包括環境、員工、供應商、用戶等。因此,ESG投資理念,被認為能夠剔出有潛在非財務風險的公司,選出更優秀、業績更穩定公司。
更直白些說,ESG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好公司的標準。“如果通過ESG甄別,近年來被查出的某醫藥上市公司造假大案,或許就能避免了。”馮斌分析道。
拋開政策和監管的因素,驅動越來越多大廠披露ESG報告,還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其一,通過報告披露,系統地講清楚企業做了哪些ESG實踐,以拿到更高的ESG評級。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