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
碳中和存在兩種基本的路線:減少
碳排放和固定已排放的碳。
CCUS(二氧化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作為固碳的一項技術手段,曾跟隨
碳中和的理念普及,一度成為備受投資界矚目的新星,卻又因多重阻礙因素而使得許多項目擱淺。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近期多家油氣能源企業公布的2023年ESG(社會、環境和治理)或可持續發展報告中,都強調要加大CCUS的研發力度。4月初,中海油發布的ESG報告中提到,為應對氣候變化,將開展中國海上油氣田
CCS(碳捕集與儲存)先導性示范,攻關海上CCUS技術體系和核心裝備,儲備碳中和技術。多家能源化工企業也在報告中頻繁提及CCUS的技術進展,并表態將繼續加大投資。
“2023年,公司持續開展制氫、合成氨等裝置排放的高濃度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捕集二氧化碳174.9萬噸,同比增加14%。”中石化在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透露。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全球環境處處長張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CCUS技術發展迅速,呈現出規?;l展趨勢。全球項目數量已連續六年保持增長,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投運和規劃建設中的CCUS示范項目達100余個。與此同時,目前國內整體上仍然缺乏大規模全鏈條示范經驗,特別是在管網優化和集群建設方面。
多位長期從事CCUS項目開發的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對比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較為完善的政策與市場配套,中國在CCUS的項目審批、激勵政策,以及完善
碳市場建設等方面仍然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