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序號 |
任務內容 |
適用范圍 |
一、支持電信服務及相關數字產業開放發展 | ||
1 |
向外資開放國內互聯網虛擬專用網業務(外資股比不超過50%),吸引海外電信運營 商通過設立合資公司,為相關省市當地(以下簡稱當地)的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國內互 聯網虛擬專用網業務。 | |
2 | 取消應用商店服務業務(不含禁止外商投資領域)外資股比限制。 | |
3 | 取消互聯網接入服務業務(限為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外資股比限制。 | |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4 |
深入推進臨港數據產業園區建設,加強壓力測試,在數字經濟國際合作領域探索建立 “監管沙盒”模式。 |
上海 |
5 |
統籌當地算力中心、數據中心布局建設,研究出臺專項規劃及實施意見,推進綠色化、 智能化、集約化改造。 | |
6 |
推動在當地搭建跨境服務中心與技術服務平臺,加快推進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探 索提供安全治理、監測審計、體系認證等全鏈條第三方服務。 | |
7 | 鼓勵當地大力發展數據標注產業。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8 |
鼓勵在當地開展以智能標注為特色的細分化、多模態、專業化的數據標注產業,提高 數據服務能力。 |
天津 |
9 | 健全數據交易市場體系。 | |
10 | 統籌電信與游戲產業發展,支持開展國產網絡游戲屬地管理試點。 | 天津 |
11 |
發展游戲出海業務,拓展應用場景,布局從IP打造到游戲制作、發行、海外運營的產 業鏈條。 | |
12 | 支持發展“來數加工”等數字服務新業態新模式。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13 |
研究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支持重慶西部數據交易中心發揮特色優勢、因地制 宜開展促進數據要素開發利用的相關探索,探索建設中新數據海外倉、國際數據中心等 服務機構(不含禁止外商投資領域),開展數據過境中轉和離岸數據加工服務等服務。 |
重慶 |
14 |
研究實施支持進一步擴大增值電信業務對外開放。 |
面向天津、上海、重慶、海南、 沈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 成都等統籌研究 |
15 | 加大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對外開放力度。 | |
16 | 支持當地參與并推進跨區域經營主體數據共享,持續優化公共服務。 | |
二、提高醫療康養領域對外開放和服務保障水平 | ||
17 | 支持符合條件的外籍及港澳臺醫生在當地開設診所。 | |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18 |
支持境外醫師、護士、藥劑師等醫療專業技術人員按規定從事短期執業活動,優化審 批流程。 | |
19 | 支持開辦外資護理學院,為相關醫療機構開展培訓, | |
20 |
允許以中外共同捐資方式,按相關規定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符合條件的可依法登 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并允許捐資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 境外人員或境外機構人員在符合相關行業管理政策時,擔任該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理事、 負責人、法定代表人等職務。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21 |
允許外商捐資舉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符合條件的可依法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并 允許捐資舉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境外人員或境外機構人員在符合相關行業管理政策 時,擔任該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理事、負責人、法定代表人等職務。 | |
22 |
根據現有生物技術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評估情況,支持在相關省市特定區域內開展 第二批試點。 |
面向天津、上海、重慶、海南、 沈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 成都等統籌研究 |
23 | 支持建設基因與細胞治療專利專題數據庫。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24 |
探索推進生物制品分段生產試點,試點品種應屬于生產工藝較為成熟且臨床急需的生 物制品,或對生產工藝、設施設備有特殊要求的創新生物制品;高標準遴選試點企業, 試點企業應具備開展生物制品分段生產的合法資質和實踐經驗,原液和制劑生產企業 隸屬同一集團公司,具備統一質量管理體系。 |
上海 |
25 |
擴大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試點清單物品范圍,建立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白名單”, 用于生物醫藥研發、質檢、品控。支持在當地新增生物安全防護三級(P3)實驗室。 |
重慶 |
26 | 支持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依法申請進口臨床急需、罕見病藥品和醫療器械。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27 |
對在當地注冊企業在我國境內獲得上市許可的創新藥械(大型醫用設備除外),在指 定醫療機構根據臨床需求“隨批隨進”。 |
28 |
探索優化罕見病藥品進口抽檢模式,在保證抽驗質量的前提下,對于檢驗結果合格且 未發生損耗的剩余藥品,除留樣備查外,允許進行商業銷售。 | |
29 |
加快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醫、藥、研、產、城”一體化建設,加大腫 瘤、罕見病等學科中全球最新藥品和醫療器械引進力度,利用真實世界數據加快推進 特許藥械產品注冊上市;允許境外醫師在開展與其自身專業能力相適應的特許藥械項 目。支持海口高新區與先行區合作,通過樂城真實世界研究政策推動已在境外上市的 創新藥械產品完成國內進口注冊上市后,將該品種轉移至??诟咝聟^的企業,取得國 產產品注冊證及生產許可后進行本地化生產。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海南 |
30 | 發展“中醫+康養”“旅游+康養”服務。 | |
31 |
在確保數據安全和患者隱私的基礎上,探索健康醫療數據庫共建共享,加強臨床醫療 數據標準化和院際開放互通。 | |
32 | 允許將真實世界數據研究成果轉化運用至藥品器械監管。 | |
三、推進金融領域國際合作 | ||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33 |
支持商業保理公司依法合規探索發展國際保理業務,允許商業保理公司在符合進出口 與收付匯一致性要求的前提下辦理基于真實國際貿易背景的商業保理業務。 |
34 |
支持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液化天然氣(LNG)等期貨品種。穩妥推進中外資商業銀行 和保險機構參與以風險管理為目的的人民幣國債期貨交易。 |
上海 |
35 | 金融機構規范開展以碳排放權、排污權等環境權益為抵質押物的融資業務。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36 |
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探索建立不動產、股權等作為信托財產的信托財產登記機制,支 持相關財產登記機構與中國信托登記有限責任公司協同推進探索。 | |
37 | 提升國際收支中資本和金融賬戶交易資本流動便利度。 | |
38 |
支持開展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等國家級金融試點,引導督促證券期貨經營機構 進行數字化轉型。 | 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廣州、 成都 |
39 | 研究論證開展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份額轉讓業務的可能性。 | |
40 | 開展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內部評估試點,鼓勵開發知識產權智能化評估工具。 | |
41 | 深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 | |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42 |
推動“專精特新”專板與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平臺功能互補、融合發展,提 升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能力。 |
上海 |
43 |
支持創新發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鼓勵銀行探索優化業務真實性審核,便利誠信合規 企業貿易結算。 | |
44 |
優化升級跨國公司本外幣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政策,進一步便利跨國公司集團資金 歸集使用。 |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天津、上海、海南、重慶 |
45 | 支持投資或注冊地在當地的跨國公司以人民幣開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業務。 | |
46 |
支持將重慶納入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范圍,加大對跨國公司跨境投融資便利 化的支持力度,依托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進一步優化管理政策,便利跨境 貿易和投資項下資金結算。推進跨境支付互聯互通,支持服務業對外開放。 |
重慶 |
47 | 支持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EF賬戶)推廣應用。 | 海南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48 |
支持開展跨境貿易融資資產跨境轉讓業務。簡化跨境人民幣結算流程,重慶樞紐港產 業園內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辦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資本項目人民幣收入在境 內的依法合規使用,可無需事前逐筆提交真實性證明材料。 |
重慶 |
49 |
支持當地在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項下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建立與新方金融 機構協同聯動、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搭建跨境征信服務平臺;支持探索新加坡健康保 險公司參與開展健康保險服務。 |
重慶 |
50 | 在當地設立陸海新通道基金,支持當地設立陸海新通道金融服務中心。 | 重慶 |
51 | 創新國際通道建設相關多式聯運保險等業務,擴大再保險業務,加強境內外業務銜接。 | |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52 |
支持銀行通過自貿試驗區NRA賬戶為境內持牌支付機構與其境外關聯公司間辦理跨 境電商收結匯業務。 | |
53 | 發展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支持綠色低碳領域投資和氣候投融資工作。 | |
54 |
對接國際金融組織和機構,吸引境外保險公司、主權基金、養老基金、ESG(環境、 社會和治理體系)基金、認證鑒證機構為綠色項目提供投融資和技術服務。 | |
55 |
推動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等金融產品運用,加快完善地方綠色租賃標準建設和應用實 施。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56 |
鼓勵信用評級機構開展綠色債券評級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融資租賃公司發行綠色債 券。 | |
四、增強商貿文旅領域創新活力 | ||
57 | 允許在當地設立的外商投資旅行社經營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業務(赴臺灣地區除外)。 | |
58 |
打造消費友好型環境,促進支付便利化,支持新建或升級行李寄存設備、多語種服務 咨詢臺、多語種標識標牌系統等國際化、便利化、多語種消費服務設施。 |
59 | 落實好離境退稅業務。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60 |
落實傳統經典車認定標準,探索研究傳統經典車國內管理和貿易政策,開展經典車金 融保險及巡展、賽事、文化旅游等業務。支持東疆綜合保稅區試點傳統經典車保稅展 示及托管業務。 |
天津 |
61 |
深化商旅文體展聯動。支持高能級、高流量的演出、賽事、展覽等活動與商業聯動, 打造一批演藝綜合體、游樂綜合體、體育綜合體,推出具有較強國際引流效應的標桿 活動和商旅文體展聯動重點活動。 | |
62 | 打造首發經濟,構建新品發布、展示、交易等首發經濟生態鏈。 | |
63 | 鼓勵發展直播電商等數字消費新業態,積極培育綠色消費新熱點。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64 |
在具備條件的地方深化化妝品個性化服務試點,持續探索化妝品個性化服務新模式, 放大化妝品個性化服務改革效應;在現行法律法規框架下優化普通化妝品進口備案的 留樣制度。 | |
65 |
支持通過海南島免稅購物渠道銷售的化妝品,可以采用電子標簽方式標注產品中文標 簽。支持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開展進口使用特醫食品、保健食品先行先試。 |
海南 |
66 |
探索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管理,簡化部分境內外保健食品、寵物藥品的注冊審批、 備案管理流程,實行優先審評審批。 | |
五、促進交通運輸服務互聯互通和提質增效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67 |
優化鐵水聯運,建設集裝箱共享調撥體系、公共平臺,支持開展集裝箱下海、互換、 共享等合作,探索“一箱到底”,開設海運危險貨物申報綠色通道。 | |
68 |
支持試點地區與邊境口岸貨物運輸的數據交互對接、資源統籌、互聯互通,打造跨境 公路班車過境“綠色通道”。 | |
69 |
在新能源整車鐵海聯運基礎上,進一步試點探索動力型鋰電池及鋰電池電動摩托車和 電動自行車、儲能裝備等國際鐵路聯運、鐵水聯運。探索開展新能源汽車、鋰電池電 動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江海聯運(如通過三峽船閘僅適用滾裝船運輸)。 |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江海聯運事項可結合當地實 際 ) |
70 |
推進鐵路、車站、長江沿線港口運輸作業信息互聯互通和船舶“通檢互認”,探索沿 線新能源汽車及零配件出口“一單制”,推動?;愤\輸和裝箱證明書互認. |
(涉及港口及船舶事項可結合 當地實際) |
71 | 允許以保稅物流方式開展高、低硫船供燃料油混兌業務。 | |
72 |
在遵循海關監管的條件下,支持船供燃料油儲罐同時具備出口監管倉庫和保稅倉庫雙 重功能。 |
73 | 做好允許進出海南島航班加注保稅航油政策實施工作。 | 海南 |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74 |
研究探討中新天津生態城進口來自符合我國進口要求的準入國家(地區)、準入產品、 注冊企業的肉類原料在新加坡落地加工成的肉制品,助力中新貿易創新發展。 |
天津 |
75 |
探索開展散裝顆粒保健品保稅區內定制化封裝(按訂單分包組合,不改變任何形態), 以跨境電商形式售賣,由天津提出具體監管方案,按程序研究論證后報批實施。 |
天津 |
六、提升“兩業”融合國際競爭力 | ||
76 |
推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統計監測,不斷完善“兩業”融合統計監 測方法。 | |
77 | 支持開展我國自主的產品主數據生態系統(CPMS)試點。 | |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78 |
鼓勵依托現有商品現貨交易場所開展大宗現貨交易,推進符合實體經濟發展需要的產 能預售、訂單交易等交易模式創新,建設符合國際慣例的大宗商品場外交易市場。 | |
79 |
探索開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機器視覺、工業互聯網等新職業培訓、新職業職稱評 審,增設職稱評審專業。 | |
80 | 支持在綜合保稅區內使用低空飛行模擬器、大型醫療設備等保稅監管貨物開展培訓。 |
81 | 加強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 | |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82 |
加快搭建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促進產業鏈供應鏈高效整合,要素加 快集聚。 | |
83 |
加強“兩業”融合質量標準建設、完善“兩業”融合標準化服務市場,實施標準領航 工程和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探索制定適應“兩業”融合發展需要的技術、流程、 管理等標準,鼓勵融合發展領域的龍頭企業、骨干企業等主體參與相應行業應用標準 制定;引導企業跨領域、跨地域、跨行業協同,建立產業聯盟等融合發展合作組織, 深度參與產業協同和社會協作。 |
|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84 |
拓展“兩業”融合場景,支持軟件信息、人工智能、現代供應鏈、節能環保、電商平 臺等服務行業發揮數據驅動、資源平臺等優勢,向制造領域拓展應用。支持戰略性新 興產業、傳統優勢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多樣化融合,培育個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 理、整體解決方案、總集成總承包、工業文化旅游等新模式新業態。 | |
85 |
圍繞“兩業”融合發展中的生產、技術、運營、人才等需要,鼓勵在國家級經濟技術 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開發區布局科研院所、分支機構,建設產學研用一體 化平臺,為企業發展提供便利化、一站式服務;支持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打造“智 慧園區”,加強數字化手段在固廢處理、物流監測和調度、能效管控等公共管理服務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中的應用。 |
七、賦能服務業新業態開放發展 | ||
86 |
依托當地商業航天發射場,推動融合研發設計、裝配測試、數據應用及服務貿易等為 一體的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發展,拓展“航天+”業態。探索在文昌商業航天發射 場等場所設立航天文旅區域,發展航天發射主題旅游觀光。 |
海南 |
87 |
在符合數據安全管控要求的基礎上,探索衛星遙感數據國際合作、放開數據出口分辨 率等限制。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海南 |
88 |
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推動網聯云控基礎設施規?;ㄔO, 探索基于車、路、云、網、圖等協同的自動駕駛技術多場景應用,加快智能網聯汽車 技術突破和產業化發展。 | |
89 |
對暫時出境修理后復運進入海南自由貿易港的航空器、船舶(含相關零部件),無論 其是否增值,免征關稅。上述航空器指以海南自由貿易港為主營運基地的航空企業所 運營的航空器,船舶指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注冊登記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船運公司所 運營的以海南自由貿易港內港口為船籍港的船舶;對自境外暫時準許進入試點地區進 行修理的貨物,復運出境的,免征關稅;不復運出境轉為內銷的,照章征收關稅。 |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海南(自由貿易港實行“一線” 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 制度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
90 |
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支持業態創新,發展維修、設計、 研發、租賃等服務。 |
91 |
支持建設航空飛機維修基地,拓展航線維修、飛機檢測改裝、零部件修理修配循環利 用等業務。 | |
92 | 允許金融租賃公司項目公司開展集成電路設備等新興標的租賃業務。 | |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93 |
在防范風險的前提下研究探索將符合監管條件的航空發動機、大型工程機械等納入海 關異地監管政策范圍。 |
天津(濱海新區先行探索適用) |
94 |
將金融租賃公司納入融資租賃公司外債便利化試點范圍,在當地注冊的金融租賃公司 下設的項目公司可共享母公司外債額度。 | |
95 | 允許當地的租賃公司直接借款外幣給其項目公司。 | |
96 |
支持當地結合飛機保稅租賃等業務需要,依法實施經營性租賃業務收取外幣租金、特 殊目的公司(SPV)共享母公司外債額度等試點。 | |
八、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 ||
97 | 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商進出口統計規則。 | |
98 | 推動境外認證機構備案后在當地開展出口產品認證業務。 | |
99 | 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再投資免于外匯登記。 |
100 | 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放寬非居民并購貸款的條件。 | 上海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101 |
探索開展境內公司境外上市相關資金登記改革試點,允許在當地注冊的公司直接在銀 行辦理境外上市相關資金登記手續。 | |
102 |
在確保數據安全前提下,依托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支持天津擴大數據跨境交換 應用。 |
天津 |
103 |
支持智慧口岸建設,在滿足數據安全要求的情況下有序向當地“單一窗口”開放相關 參數接口。 | |
104 | 支持當地落實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開放舉措,參與和推進清單調整優化工作。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105 |
優化升級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將貿易管理文件中的電子版本按照與紙質單證具有 同等法律效力予以接受。 | |
106 |
推進落實與香港專業服務業的合作,推動相關職業資格(工程建設領域除外)認可納 入《海南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經貿交流合作備忘錄》。 |
海南 |
107 |
支持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參與國際低碳交易合作,打造安全高效清潔的新能源應 用場景。 | |
108 | 支持天津深化與有關國際組織及相關國家經貿合作。 | 天津 |
九、便利境外人才入出境與從業執業 | ||
109 | 支持過境免簽政策區域實施聯動,免簽過境人員可在政策聯動區域內跨省市停留。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110 |
對擬在試點地區籌建分公司或子公司的外國企業相關高級管理人員,可憑相關證明材 料申請換發2年以內有效的商貿類簽證,為在試點區域內投資并完成市場主體登記注 冊的外國企業相關高級管理人員辦理工作許可提供便利,允許隨行配偶和家屬享有與 其相同的入境和臨時停留期。 | |
111 |
對外商投資企業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外方人員提供簽證便利,且允許隨行配偶和家 屬享有與其相同的入境和臨時停留期。 | |
112 | 推動在上海全域實施電子口岸簽證,穩妥有序向全國推廣。 | 上海 |
113 | 持續推進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社會應用便利化,拓展應用場景,擴大使用范圍 | |
114 | 簡化“外卡內綁”業務流程,提升外籍人士來華電子支付便利度, | |
115 | 根據產業發展實際,動態調整地方境外職業資格(工程建設領域除外)單向認可清單。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116 |
允許取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外籍科學家在特定區域領銜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擔任新 型研發機構法定代表人。 |
117 |
支持高科技領域外籍人才、外國技能型人才和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外籍人才在當地執 業并提供便利。 | |
118 |
允許具有境外職業資格的金融、綠色低碳等領域符合條件的外籍專業人才在特定區域 提供服務。 | |
十、強化法治保障與有序開展涉外法律業務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119 |
支持在自貿試驗區(港)內注冊的企業之間約定在特定地點、按照特定仲裁規則、由 特定人員對具有涉外因素的糾紛進行仲裁。 | |
120 | 支持境外仲裁機構在特定區域內與當地仲裁機構合作,開展涉境外仲裁業務。 | 天津、上海、海南、重慶 |
121 | 允許香港仲裁機構在當地設立業務機構,開展相關涉外仲裁業務。 | 天津、上海、海南、重慶 |
122 | 允許香港律師事務所駐當地代表機構從事部分涉當地的商事非訴訟法律業務。 | 海南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123 |
允許當地律師事務所聘請香港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在當地辦理其已獲準從事律師執業 業務的法律服務。 | |
124 |
探索多國多園范圍對標合作國家或地區的產業、貿易政策,探索建立與相關國家和地 區警務執法合作、司法協助與司法文書數據共享、風險評估體系、民商事糾紛協調機 制。 |
125 |
依法依規并參照國際公約規定,配備勞動保障監察員,加強勞動保障監察隊伍建設, 實施智慧監察,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 | |
126 | 鼓勵支持國際勞工領域人才培養培訓。 | |
十一、完善重要業務領域基礎規范 | ||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127 |
加快建立海南自由貿易港數據出境管理清單(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優先面向貿易、 金融、種業、深海、航天、醫療、藥械、文化、教育、旅游、知識產權等重點領域制 定清單,促進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 |
海南 |
128 |
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國家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框架下制定數據出境管理清單(負 面清單)。 | |
129 |
制定生物基因等行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南和重要數據目錄,明確重要數據識別認定標準, 探索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數據跨境流動和數據產品產權保護防偽溯源機制。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130 |
圍繞完善鐵水聯運多式聯運規則標準,開展業務探索和研究,推動解決“一單制”提 單物權屬性的實踐探索。 | |
131 | 建立健全相關維修及再制造領域監管標準及實施方案。 |
132 |
提高標準化公共服務水平,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參與標準化試點建設,提供一站式標準 服務。 | |
133 |
指導開展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試點,推動落實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制度模式化 標準化、實施運行規范化、辦事程序便利化、突出重點服務的要求。 | |
134 | 加大商用密碼檢測認證實施力度,鼓勵采信商用密碼檢測認證結果。 | |
十二、推動境內外管理規范相通相容 |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135 |
探索推進汽車、電子、工業品消費品等重點領域和成熟行業率先開展碳排放管理及產 品碳足跡核算與認證。 | |
136 | 加強與相關國別和地區對接合作,推進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銜接互認。 | |
137 |
支持開展西部陸海新通道信息互聯互通改革試點,合規推進區域、行業、部門數據共 享整合,促進貿易、物流標準轉換。 |
重慶 |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138 |
建設跨境聯運轉換機制,研究各類運輸方式的貨物品名、危險貨物劃分等互認目錄清 單,推動海運、鐵路運輸貨物編碼和國際編碼規則數據跨境智能轉換,建立完善貨物 裝載、安全管理等規則。 | |
139 | 探索陸上貿易與運輸規則成果向標準轉化。 |
140 | 開展深化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制度改革先行先試。 | 天津、上海、重慶、海南 |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141 |
研究完善數字身份認證制度,開展數字身份互認試點及相關政策法規、技術工具、保 障標準等國際合作。 | |
142 |
探索建立電子簽名證書、電子合同跨境互認機制,推廣相關證書在公共服務、金融、 商貿等領域應用。 | |
143 |
探索電子發票接入泛歐在線公共采購平臺(PEPPOL)。 |
上海、海南,天津、重慶、沈陽、 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成都 中其他有意愿的省市論證后按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程序辦理 |
十三、統籌推進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工作 | ||
144 |
根據改革發展的實際需要,在產權保護、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采購、電子商務、 金融等領域主動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并細化落實。 | |
145 | 先行先試《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有關條款,開展制度集成創新。 | |
146 | 支持當地與《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相關成員國開展深度合作。 | 上海 |
147 |
高標準實施《服務貿易國內規制參考文件》,率先試行《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 推廣相關實施標準,支持按程序推動出臺專項支持政策。 |
重慶及天津、上海、重慶、海南、 沈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 成都中有意愿的其他省市 |
十四、加強風險防控協同監管體系建設 | ||
148 |
按相關法規和政策規定,落實好外商投資安全審查、出口管制、技術進出口管理、網 絡安全審查、文化產品進口內容審查、反壟斷審查等各項管理措施,強化安全評估和 風險防范化解,建立完善與高水平經貿規則相匹配的風險防控體系,提升重大突發事 件應對水平。 | |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149 |
加強全過程監管,統籌推進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等協同監管,完善監管規 則,創新監管方式,健全權責明確、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簡約高效的監管體系。 | |
150 |
堅持破立并舉、先立后破,制定完善重點產業開放實施方案和監管措施,有序推進實 施。 | |
151 | 完善文化領域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常態化風險防控機制。 | |
152 |
堅持金融業務持牌經營和同類業務同等監管等要求,壓實屬地及相關各方責任、強化 工作協同。 | |
153 | 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防范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 |
154 |
深化健康醫療和藥品安全監管,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動態監督監測,全面落實屬地監 管部門全過程管理要求。 | |
155 |
建立數據安全監管體系,建立健全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報告、信息共享、監測預警、 應急處置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