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技術名稱 | 產業類別 | 工藝技術內容 | 主要技術參數 | 應用案例 |
一、節能降碳產業 | |||||
1 |
氟塑鋼新材料低溫煙氣深度余熱 回收技術 |
高效節能裝備制造 | 在原系統脫硫塔前布置氟塑鋼低溫省煤器(GWH),降低進脫硫塔煙氣溫度,回收煙氣顯熱;在脫硫塔后布置氟塑鋼冷凝器(CDH)對濕飽和煙氣冷凝降溫,回收煙氣潛熱。解決了低品位煙氣熱量無法有效回收以及回收過程中存在的腐蝕、積灰、壽命短等痛點,可大幅降低排煙溫度,在回收煙氣余熱的同時,還具有污染物協同治理的作用,尤其在粉塵、重金屬、三氧化硫的脫除方面具有顯著效果。 | 包括換熱量、煙氣溫降和系統阻力。以標準的130t/h鍋爐為例,性能指標為:總換熱量:>2800kJ/s;煙氣側總阻力:<600 Pa;GWH(指氟塑鋼新材料的低溫煙氣深度余熱回收技術中的氟塑鋼低低溫省煤器)進出口煙氣溫差:>20℃;CDH(指氟塑鋼新材料的低溫煙氣余熱回收技術中的氟塑鋼冷凝器)進出口煙氣溫差:>2℃。 |
案例1: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爐煙氣余熱回收利用及有色煙羽改善項目??偼顿Y1800萬元,總體改造周期4個月,年節約標煤約9888t,年減少碳排放24720噸,投資回收期約15個月。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案例2:衢州東港環保熱電有限公司8#、9#爐煙氣余熱回收利用+脫白系統工程項目??偼顿Y1000萬元,總體改造周期4個月,年節約標煤約5089t,年減少碳排放12723噸,投資回收期約14個月。 |
2 | 高效緊湊微通道換熱器技術 | 高效節能裝備制造 | 將多層板片或翅片通過真空擴散焊的焊接工藝,進而成型的緊湊型換熱器。具有體積小,耐高溫高壓,抗腐蝕,傳熱效率高,材料多樣化,適用介質廣等諸多優點。 | 微流道高效傳熱設計技術較普通微流道換熱器效率從76.48%上升到99.07%,近理論極值;真空擴散焊換熱芯體一次成型技術利用相對位移量來消除接合面表面的微觀空隙,保障原子擴散進行,提高了換熱芯體真空擴散一體成型成功率,良品率為98%;連續式換熱器生產成套裝備技術,有效解決了傳統技術效率低下的問題,提高生產效率100%以上。 | 東海某平臺項目。與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聯合研制的鈦合金微通道高效緊湊式換熱器(PCHE)成功實現工業化應用。法國BV、中國CCS船級社分別進行了海洋平臺現場測試見證。 |
3 | 基于激光無氧焊接的高承壓煙氣余熱深度利用裝置 | 高效節能裝備制造 | 通過開展模擬仿真技術、激光焊接技術、鼓脹成型工藝等方面研究,研制出基于激光無氧焊接的高承壓煙氣余熱深度利用裝置,突破了金屬鼓脹式換熱板片激光焊接、高承壓鼓脹成型等關鍵技術,有效解決傳統板式換熱器承壓低及管式換熱器磨、腐、堵、漏等問題,并將板式換熱器應用于大型燃煤機組,實現長周期高效穩定換熱。 | 煙氣余熱利用裝置單片承壓:≥8MPa;板對間間距:26mm~35mm;激光焊接點間距:40mm~70mm;板對鼓脹高度:≥8mm;壁厚:≤2mm;供電煤耗降低:≥2g/kWh(百萬發電機組);煙氣阻力:≤300Pa(百萬發電機組)。 |
案例1:浙能嘉華發電有限公司4號機組煙氣加熱器升級改造應用工程和浙江浙能臺州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1號機組煙氣余熱利用系統改造應用工程。應用后系統運行穩定,換熱效果良好,煙風阻力未有明顯增長,設備投入率及可靠性較改造前有明顯提高,供電煤耗可降低2.05g/kWh,節能降碳效果良好,具有進一步推廣應用的價值。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案例2:工業生物質鍋爐系統利用自潔板式換熱器研發及工程應用,湖州創惠合同能源管理有限公司1號爐。經過近一年以上的運行,裝置運行參數穩定,換熱效果未衰減,煙氣阻力比管式降低60%以上,鍋爐可以長時間連續運行滿負荷運行,年減少風機電耗和停爐檢修費用及增加對外供熱等綜合節省約625萬元,有效解決生物質鍋爐空預器的堵塞、腐蝕、阻力大等痛點。 |
4 |
基于高功率鎳氫電池的儲能調頻及能量回收 裝置 |
高效節能裝備制造 | 采用自主研發的高功率鎳氫儲能電池技術,構建安全、高倍率、長壽命的水系儲能模組,完成了國內首套6MW/0.6MWh鎳氫儲能電池一次調頻系統研制與示范項目建設。該系統能快速響應火電機組功率指令,顯著提升機組調頻能力與發電效率。此外,基于高功率鎳氫電池技術集成的升降設備能量回收裝置,能有效回收制動饋電,提高電能利用率。 | 鎳氫儲能電池一次調頻系統功率6MW、容量0.6MWh;勢能回收裝置功率5~60kW,勢能回收率≥70%,綜合節電率≥30%。上述系統所用鎳氫電池單體:容量≥50Ah,持續充放電倍率≥10C,1C充/放電倍率下循環壽命≥3000次且剩余容量≥90%。 |
案例1:寧夏棗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高功率鎳氫電池一次調頻項目。建設規模:6MW/0.6MWh。生態效益:項目可節約燃煤0.6~1.2g/kWh,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22萬噸。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案例2:港口卸船機高功率能量回收裝置開發項目。建設規模:30kW/3kWh,湖州市捷通碼頭1#卸煤機。生態效益:項目經測試,卸船機運輸噸煤電耗從34.1Wh/t下降到23.99Wh/t,年可節約電能約8088kWh/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4.39噸/臺。國內電梯、起重機等升降設備存量市場較大,其節能減排潛力顯著。 |
5 | 智慧化節能型無負壓疊壓供水設備系統技術 | 高效節能裝備制造 | 充分利用前端余壓疊壓供水,綠色節能環保。新型高效節能型水泵:弧形中空結構葉輪,葉片弧線前端45度角優化,葉片等距離精加工。全變頻永磁電機控制技術:采用高效永磁技術突破控制技術,電機體積小、重量重,噪音低,效率是原來傳統三相異步電機的1.5倍。管路系統優化:冷拔工藝加工,環氧陶瓷涂層,降低水阻。 | 揚程:82.12m;運行時壓力控制誤差:0.004MPa;運行噪聲:71.9dB(A);運行時配套水泵振動:1.15mm/s;單位供水能耗值:0.58kWh/m3·MPa。 |
案例1:杭州濱江新浦苑小區是濱江區首個老舊小區二供改造項目。共8棟樓、176戶,供水規模56m³/h,小區泵房由于年代久遠,設備老化、水壓不穩、能耗高、經常停水,2018年杭州市啟動二次供水改造,響應政府號召,破解設施老舊難題,打造全新二供智慧泵房,在工程中采用高效立式多級離心泵和智慧化節能型無負壓供水設備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工程于2019年完工,新系統相較傳統設備節能20%以上,水壓恒定、噪音小,有效保障了居民穩定高效用水需求。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案例2:龍游縣農村供水水站提升改造工程是政府農飲水改造實事項目。原有設備老舊,采用水箱和水泵加壓供水方式,能耗高,經常故障,無法滿足村民用水需求,經改造后將水送至后續泵站加壓后送往沿路9個自然村,項目于2024年底竣工投運,相較原有設備節能25%左右,設備運行穩定,壓力滿足用戶需求,確保了村民舒心健康用水。 |
6 | 電極鍋爐蓄熱系統技術 | 高效節能裝備制造 | 采用380V-10KV電壓等級,利用電極加熱原理實現熔鹽等高電導率介質的應用技術。其核心設備電極鍋爐與現有噴射式和浸沒式不同,它內部無結構性易損件,無噴射液流,避免了易磨損及易卡阻等故障問題。 其中,電極熔鹽加熱爐單臺設計功率可達到100MW(熱效率99%以上)。 | 電極鍋爐:熱效率99%以上,電壓380-10kv,功率3MW-120MW,壓力等級:常壓-2.5MPa,可提供熱水、蒸汽、熔融鹽。蓄熱裝置:蓄熱效率98%,水/熔鹽蓄熱。 |
案例1:國能寧夏靈武發電有限公司新建銀川供熱應急熱源及調峰項目。位于寧夏銀川,合作方為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開始建設,2023年3月完工。完成建設12×50MW電極鍋爐及配套蓄熱系統,一小時可耗電60萬度,以24小時滿負荷運行計算,每年可節約標煤約6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59萬噸。同時可促進寧夏區域光伏、光熱和風電等新能源消納,使供熱機組同時滿足對外供熱和電網調峰的需要,實現熱電解耦,并獲取調峰收益。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案例2:新疆吐魯番光熱+光伏一體化項目??偼顿Y約60億元人民幣,應用全球首創的產品——大功率熔鹽電加熱器(45MW)。通過大功率熔鹽電加熱器,使得電站在接收太陽能光熱基礎上,還可接收風電、光伏等棄電,儲存于電站熔鹽儲熱系統中(每小時可接收45000度電),實現全天候不間斷連續運行,減少頻繁啟停,提高電站頂峰能力。發電的同時,還可為電力系統提供優質的無功源和慣量支撐,助力光熱電站從傳統集熱型、儲熱型向調峰型轉變。 |
7 | 輻射制冷超材料技術 | 高效節能裝備制造 | 通過對樹脂基材進行微納結構設計與尺寸控制,增強其大氣窗口發射率;并在材料表面做金屬功能化處理,提高太陽能反射率。制成的輻射制冷超材料可在基本不吸收太陽能的同時,利用大氣輻射窗口發射特定波段(8-13μm波長)不被大氣吸收的紅外線,將地表物體熱量源源不斷地傳遞至低溫外太空,實現零耗能制冷,使得表面溫度即便在太陽直射下仍低于環境溫度。 | 輻射制冷超材料制冷功率≥140W/m2;大氣窗口(8~13μm)發射率0.93±0.02;太陽光直接反射比0.89±0.02。 |
案例1:浙江省糧食局直屬糧油儲備庫輻射制冷技術控溫儲糧試驗項目。在浙江省糧食局直屬糧油儲備庫P26號進行倉頂部輻射制冷卷材,以及金屬門窗反射型輻射制冷膜的施工。施工后糧倉降溫效果顯著。糧倉外頂溫度、夾層溫度、倉溫、上層糧溫(局部單點)降幅分別達27.1℃、20.5℃、8.8℃,3.1℃;糧溫上升階段,減緩糧溫上升速率73%,糧溫下降階段,加快糧溫下降速率25%。日平均節電率達39.5%。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案例2:欽州紅酒庫節能降溫改造項目。欽州紅酒庫屬低溫酒類存儲倉庫,要求室內溫度保持在20±2℃,但該庫房為彩鋼屋頂,夏季屋頂外表面溫度超60℃,維持低溫造成巨大的空調和風機電耗,現有的空調機組目前無法滿足紅酒庫的制冷需求。2019年9月,對紅酒庫彩鋼瓦屋頂進行改造,應用輻射制冷膜共計12000m2。應用后,紅酒存儲區域溫度保持在適宜范圍,節省了中央空調采購和安裝費用,每年節能費用約80萬元。 |
8 |
一種基于智能物聯網系統的高光效照明解決 方案 |
高效節能裝備制造 | 采用高效LED IC封裝技術,高效光學材料結構設計、燈珠串并聯設計,并結合自研高轉化效率智能驅動電源,從而提升整燈燈具發光效率;同時燈具內置自研無線物聯通訊控制模塊,配套智能傳感及其他智能終端,可實現定時任務、同時可智能感知用戶場景實現燈光自動調光控制,實現高效按需照明;自研云平臺實現遠程統一管控。 | 燈具核心參數:燈具整燈發光效率:>200lm/w;燈具壽命:>50000h;無線通訊性能參數:Mesh跳級:>10級;單網絡穩定無線連接節點數量:>500臺;無線一次性組網成功率:50個節點>99%;云平臺系統性能參數:平臺設備支持接入數量:>500萬臺。 |
案例1:新鳳鳴集團工廠照明節能改造項目。建設規模:智能高光效燈管>30000盞;生態效益:節能率>48%,年減碳約1300噸,嚴苛環境下產品生命壽命從1年延長為5年。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案例2:福萊特玻璃集團工廠照明節能改造項目。建設規模:智能高光效工礦燈>5500盞,智能高光效面板燈>600盞;生態效益:節能率>54%,年減碳約3000噸。 |
9 | “太空衣®”建筑用真空陶瓷微珠絕熱系統 | 高效節能裝備制造 | 利用“二維”界面阻隔不同物理空間的熱平衡轉移。該界面材料由無機金屬氧化物水溶性材料、納米級金屬氧化物復合微珠等合成,形成濾波微結構材料,高效阻隔熱交換。基于傳熱學經典理論研究、科學實驗模擬、實體工程檢驗,“太空衣®”絕熱系統系列材料在建筑節能領域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 依據相應標準測試其物理表征值,并提供節能設計所需的基礎熱工參數:WQ系列熱阻R≥0.73(K·m²)/W,NQ系列R≥0.40(K·m²)/W,燃燒性能達A(A1)級。 |
案例1:杭州市富力西溪悅墅項目的外墻保溫隔熱工程。建設規模:對建筑外墻進行保溫隔熱施工,施工面積約5萬平方米。生態效益:外墻飾面工程和保溫工程的綜合成本整體降低超過18%,施工周期縮短一個半月。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案例2:山東梁山縣2019年城鎮居住建筑節能改造EPC項目(包括水泊花園等)。建設規模:對建筑外墻進行保溫隔熱施工,施工面積約7萬平方米。生態效益:有效降低室內溫度,減少室內空調能耗。 |
10 | 船用FGSS供氣系統開發 | 先進交通裝備制造 | 優化LNG低溫儲存和氣化技術,蒸發損耗降至0.1%以下,實現冷能回收與能源循環利用;采用FGSS穩壓與恒溫技術,能耗波動降幅超30%,減少燃料浪費;結合在線檢測與智能反饋技術,燃氣利用率提升至99%;通過泄漏預防與自動報警技術,泄漏率降至0.01%,顯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全面提升能源效率,助力綠色低碳目標實現。 | 溫度控制:系統能夠實現在-196℃至60℃的工作范圍內運行,并確保溫度控制精度在±5℃以內。壓力控制:能保證工作壓力達到0.8兆帕斯卡(MPa),且壓力波動范圍嚴格控制在±0.1MPa以內。實時監測與反饋控制。故障預警與安全保障。高度集成與可靠性。 |
案例1:750試驗場CI4N 200T浮吊船項目。造價200萬元,為強燃氣發電機組提供LNG供氣系統,發動機額定功率880kw/1500RPM,供氣溫度:0°~45°,供氣壓力:0.6~0.9MPa。為云南撫仙湖景區基本實現零排放。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案例2:浙江中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在臺州方興船業有限公司建造的71萬TEU罐箱雙燃料動力船上,采用FGSS系統,造價2500萬元,其中燃料罐為2個700m³,為wartsila 3000~4000kW發動機提供4.5~10kgLNG燃氣,供氣管達到7780KJ/kWh。 |
11 | 特大型低溫空氣分離設備利用多規格膨脹機的節能技術及其應用 | 節能降碳改造 | 由壓縮機組、預冷系統、純化系統、膨脹機、冷箱等多個子系統組成。通過建立多狀態方程分區域應用的高精度物性庫核心計算模型,設計并優化多規格膨脹機耦合匹配的內壓縮流程,同時利用高效換熱翅片和精餾塔填料及低流阻配管技術,從流程計算、工藝匹配、核心單元等多面著手,有效減少整體系統的能耗。 | 可應用于60000Nm³/h以上空分設備;特大型空分設備總體能耗降低~4%。 | 安徽昊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年產50萬噸二甲醚項目。為項目主要提供所需不同壓力等級的純凈氧氣、氮氣及液氧液氮等,與目前同等級空分設備相比,該裝置為高效節能型空分設備,設計能耗指標相對更優,較常規內壓縮流程空分裝置該裝置汽輪機入口蒸汽消耗量節省約3.2噸/小時,每年可節省標準煤約1400噸標準煤,減少排放約3724噸二氧化碳。 |
12 | 熱電聯產機組煙氣余熱深度回收與利用技術 | 節能降碳改造 | 以氟塑鋼換熱器為基礎,開發預熱除鹽水的兩段式煙氣余熱深度利用系統。第一段為靜電除塵器后部加裝的氟塑鋼低溫省煤器,第二段為濕式靜電除塵器后部安裝的氟塑鋼冷凝器。煙氣余熱回收工質采用除鹽水補水,先后流經冷凝器、低溫省煤器進行換熱升溫。升溫后的除鹽水最終經母管進入除氧器,節省了加熱除鹽水所需的能耗。 | 外側氟塑料覆膜厚度不大于0.3mm;煙氣溫度可降低至露點溫度以下;承壓能力高于0.8Mpa。 |
案例1:嘉興新嘉愛斯熱電有限公司煙氣余熱回收項目。完成4臺鍋爐的煙氣余熱回收系統改造,將引風機后煙氣中原本排放至大氣的余熱回收至除鹽水系統;項目投資額約2300萬元,整體年度節能量約13000噸標煤,對應的年二氧化碳減排量約3.4萬噸。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案例2:嘉興新嘉愛斯熱電有限公司生物質焚燒發電供熱項目。完成生物質焚燒煙氣余熱回收系統改造,將煙氣中的余熱回收至鍋爐補給水系統;項目投資額約500萬元,年度節能量約3400噸標煤,對應的年二氧化碳減排量為0.9萬噸。 |
13 | 電氫協同長周期零碳自洽能量管控技術 | 節能降碳改造 | 對氫電耦合系統電/氫/熱能源的制、儲、輸、用各環節進行全景數據采集,通過集成運行控制、能源監測、安全評估、功率預測以及能流碳流分析等功能,實現全環節、全工況的優化調控與安全監管,顯著提升了復雜多能流供能系統的經濟性與安全性。 | 系統電、氫、熱多種能源整體利用效率超82.5%;極端情況下依托100%新能源實現系統獨立運行超168小時;系統源荷聯合功率預測評價誤差率小于6.92%;電氫裝備剩余壽命(衰減電壓)預測誤差小于0.3%。 |
案例1:杭州亞運低碳氫能示范工程。充分利用江東柔性直流電源系統,靈活控制制氫和發電效率,同時兼顧電網調峰、新能源消納、氫能利用等功能,推進園區級生產經營零碳轉型,預計一年可減少碳排放860噸,園區單位產值能耗下降22%,每天需要的大電網負荷從6400千瓦減少到5010千瓦。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案例2:寧波慈溪氫電耦合直流微網示范工程項目。建成國內首個基于工業園區場景的電—氫—熱—車耦合的中壓直流互聯系統,每日可制氫規??沙?00千克、供熱能力超120千瓦,能滿足10輛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加氫、50輛純電動汽車直流快充對電網的沖擊需求,目前已完成168小時長周期自洽運行試驗開始進入商業化運行,整體利用效率達到82.5%,每年產氫超過60萬標方,消納新能源超400萬千瓦。 |
14 | 電動船關鍵技術及應用 | 節能降碳改造 | 通過設計可多艙室分布式布置的直流動力系統、推進系統與日用負載多路供電、多路母排隔離的直流配電結構、主動式負載均衡的電動船能量管理算法,解決了現有技術在空間利用、效率和安全等方面的難題,實現了數據歸集和利用、并網和負載均衡、在線診斷和升級、智能駕控臺、輔助駕駛等功能,適用于內河多類型客、貨船。 | 機芯亮度:2500-5000流明;運程監控數據準確率:100%;管理效能:提高60%;任一電源裝置發生短路故障時,能經由相鄰母排恢復該電源裝置所在直流母排供電,最長不超過45s;可指示故障系統或設備,報警響應時間<1s。 |
案例1:六車客渡船用純鋰電力推進系統。位于浙江省平湖市當湖鎮,2023.3.2-2023.8.15,基于對純鋰電力系統和動力系統進行綜合管理和控制:對機組的運行狀態和各種負載進行管理等,構建負責監控和管理全船能量的產生、分配、調度和鋰電池船舶功率管理的變換的電力系統。項目顯著推動了船舶運輸領域向綠色轉型,不僅有效減少了污染排放,還大力促進了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并在碳減排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案例2:新能源船舶改造項目。位于天津市北辰區,2023.12.10-2024.2.10,主要通過構建電動船功率管理系統、遠程診斷功率管理系統等,通過數字、模擬兩種方式實現對變流器的控制,可以遠程診斷功率管理系統、推進控制系統的實時數據,并為用戶提供電動船火災預警防范等功能。項目適應了船舶數字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顯著增強了電動船在資源優化配置與能源節約方面的表現,實現了效能的大幅提升。 |
15 |
鍋爐連排水凈化回收 技術 |
節能降碳改造 | 利用蒸汽供給側對鍋爐中高溫廢水排污廢水進行?增補償、經節能回收裝置汽化、凈化后轉化為用戶所需求的高品質蒸汽后送回供熱管網。凈化裝置實現遠程智能化在線監控操作,即根據壓差實行在線切換,反吹再生。整套系統實現了連排廢水熱量和工質的高效回收,是節能、減污、降碳、增效的重要裝備。 |
裝置進口——連排廢水:壓力(5MPa—20MPa);溫度(180℃—400℃);電導率/含鹽率(100-300 uS/cm)。供熱蒸汽:壓力(0.5MPa—4MPa);溫度(150℃—350℃);電導率(5 uS/cm)。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裝置出口——蒸汽:壓力(0.5MPa—4MPa);溫度(150℃—350℃);品質(出口蒸汽pH值、電導率(uS/cm)、總硬度(mg/L)均小于進口蒸汽指標)。 |
案例1:廣西華銀鋁業有限公司鍋爐連排水凈化回收項目。設計回收排污水15t/h,實際由于設備老化,生產管理等原因,回收排污水30t/h,產生可觀的經濟、環保及碳收益??偼顿Y2500萬元,產生蒸汽收益4046萬元/年,節約標煤約1.6萬噸/年,節約碳指標4萬噸/年,節約水資源105.6萬噸,并獲得國家發改委中央預算內節能減碳專項資金850萬元。 案例2:江西永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鍋爐連排水回收凈化項目。年節水量247775噸,年節標煤量約2078噸,年減少CO2排放量5402噸。項目于2022年10月28日正式投入使用,至2024年3月29日已回收54100噸連排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136萬元。 |
16 |
中央空調全鏈路節能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解決方案 |
節能降碳改造 | 針對中央空調能源站全鏈路能效提升需求,綜合優化主機系統、冷卻塔、冷卻泵、冷凍泵、末端用能等關鍵系統,并實施變流量、變風量、能量動態平衡分配等節能技術;構建綜合能效監測平臺,集成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等前沿算法,實現能效數據實時監測與智能預測優化。 | 集成水泵變頻技術、主機自動加減機技術、設備運行時間均衡技術、樓層水力平衡分配技術、空調末端限溫控溫技術、空調機組控溫技術等技術,精準調控冷水機組、循環水泵、冷卻塔風機等,適配負荷變化,系統 COP(能效比)提升至4-6。 |
案例 1:紹興富悅溫德姆酒店中央空調全鏈路節能系統,本項目通過變流量調節,實現中央空調整體節能控制,包含冷凍機房設備的節能,空氣處理機組的節能、末端能量能量平衡分配節能。有別于常用的控制方式,通過對冷凍機機房的設備進行監測,動態調節的方式,采用先進的控制理論與算法,適合于中央空調這樣非線性的和時變性系統的控制。群控系統經第三方檢測綜合節能率為31.17%,年節電量80萬kWh,年碳減排量約為797.6噸。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案例 2:溫州機場中央空調節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本項目對溫州機場能源中心冷熱源系統和T2航站樓中央空調系統進行節能改造,實現主機、水泵等設備的整體優化與控制,與現有冷熱源控制系統合理銜接,實現“生產-輸配-使用”、能耗精確計量的全程智能控制,整體提升能源系統效率、降低手動操作強度。群控系統經第三方檢測綜合節能率為22.04%,年節電量141萬kWh,年碳減排量約為1406噸。 |
17 | 超高效智慧氣體站 | 重點工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 是一種超高效集成化多元氣體供應系統,基于超一級能效空壓站技術配合正壓膜制氧技術,實現了同時向用戶提供富氧氣體、富氮氣體和壓縮氣體,有效提高壓縮余熱利用率、成品氣露點自適應控制;采用專署同程式管網設計,通過三路總管專署設計的穩壓控制體系,實現多變工況下多級并聯膜組件、恒壓差/恒流量模式的自適應性管控。 | 大流量:40%富氧裝備流量>10萬Nm³/h;易調節:富氧流量可調范圍0~105%;高能效:40%富氧綜合電單耗<0.12kWh/Nm³;高智能:靈活組合、智慧管控、快速整定;高安全:開機時間<10分鐘,40%富氧更安全。 |
案例1:神馬簾子布發展四頭紡紡絲專用高壓空壓站項目。規模:計劃總投資900萬元,空壓站產氣量不低于90Nm3/min,專供四頭紡紡絲吸絲槍使用。效益:年碳減排約為737t CO2,每年的節能效益為90.4萬元,碳排放較行業平均水平下降16%。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案例2:山東萊鋼新舊動能轉換系統超高效智慧空壓站項目。規模:計劃總投資8000萬元,設計供氣量3000Nm3/min(20℃、latm),項目設計規模為180000Nm3/h。效益:年碳減排約為50916t CO2,可形成年經濟效益3000萬元。排氣壓7.5Bar條件下,系統運行綜合單耗低至0.103kWh/m3,該站經合肥通用所主持監測,已達到超一級能效空壓站,綜合輸功效率高達59.2%(一級能效為54.5%)。 |
18 | 智慧能碳云一體化管控平臺 | 重點工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 采用SaaS服務方式部署在云端,用戶通過互聯網即可隨時隨地獲取平臺上的應用與服務。智慧能碳云一體化管控平臺的功能在傳統的能管系統基礎上,拓展成“1+X+N”的模式,即1套能管系統+X臺能動設備+N個能源站。其主要功能模塊由能管、能源站(空壓站、冷凍站、循環水站等)、設置和系統組成。 | 測點數量100萬臺(基準,可擴展);響應時間:一般功能≤2秒,復雜功能≤10秒;實時數據采集周期:10秒至1小時自由設置;實時數據存儲周期:10年;歷史數據存儲周期:20年;平臺部署方式:支持虛擬化;實現節能率:≥10%。 |
案例1:河南神馬尼龍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壓縮空氣系統節能改造項目。規模:計劃總投資1030萬元,動力廠空壓站共4臺離心機和2臺螺桿機。效益:年碳減排約為5019t CO2,每年的節能效益為457.6萬元,碳排放較行業平均水平下降28%。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案例2:本溪北營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壓縮空氣系統節能改造。規模:計劃總投資1784萬元,空壓站的壓縮空氣總量約為12萬Nm3/h。效益:年效益為1197.504萬元,日節電量為61600.3kWh。降低空壓站消耗,提升設備運行效率,減少人員等費用。 |
19 |
高效節能多效耦合三塔減壓精餾 技術 |
重點工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 適用于鋰電池等行業NMP廢液的回收提純。主體采用“三塔減壓精餾”工藝,設置一二級脫水塔、NMP產品塔,產品純度高,操作簡單。此外集成應用多效精餾及能源梯級利用技術,將NMP產品塔頂氣相給一級脫水塔再沸器做熱源,并利用高溫NMP產品和蒸汽凝水給原料預熱,蒸汽能耗降低50%以上,節能效果顯著。 | 蒸汽能耗<0.5噸蒸汽/噸原料;NMP回收率>98%;NMP產品純度>99.9%;NMP含水<100ppm;色度<20;游離胺<20ppm。 |
案例1:航天國華資源再生(湖州)有限公司15萬噸/年廢有機溶劑再生循環綜合利用項目(一期7萬噸)。建設規模:7萬噸/年廢NMP有機溶劑回收處置能力。生態效益:節約蒸汽3.85萬噸/年,間接減排二氧化碳約1.48萬噸/年。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案例2:天能炭素(江蘇)有限公司3萬噸/年廢NMP有機溶劑綜合利用項目。建設規模:3萬噸/年廢NMP有機溶劑回收處置能力。生態效益:節約蒸汽1.65萬噸/年,間接減排二氧化碳約0.63萬噸/年。 |
20 |
滌綸低壓 無水染色 |
重點工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 在低壓條件下染色,采用介質循環的方式,并利用其優良的導熱和傳質功能,促進纖維膨化和染料均勻上染,無需染后還原清洗。染后通過壓力烘干機烘干,借助專用回收系統,介質回收率高達 99%,回收后的介質即可重新用于染色,成功實現染色全過程無水,達到污水零排放的目標,使得整個染色過程不再受污水指標的制約。 | 較傳統水染節水100%,總碳排放減少25%,介質回收率99%以上,染色污水零排放。產品質量與傳統水浴染色相當,染色成本略低于傳統水浴染色。 |
案例1:浙江省內示范應用工程:具備大規模產業化的條件1000噸/年的滌綸低壓無水染色生產示范基地,所在地:海寧長安鎮,已生產。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案例2:2017年7月與偉星集團拉鏈分公司簽訂滌綸拉鏈的研發協議,2020年9月簽訂了滌綸拉鏈無水染色二期協議,現已完成200kg級專用染色設備的試生產,產品質量已達到偉星的要求。所在地:臨海,已生產。預計偉星將在下半年開始建設大規模生產線(日產不低于20噸)。 |
21 | 活性染料純棉速染節能低碳數智化技術 | 重點工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 活性染料在纖維素染中的快速接枝固色,染色實現該助劑/染料與鹽同步快速加入運行,直接加堿保溫,對所有染料色系沒有選擇,高溫始染,快速直接染色,色牢度提高0.5~1級,工藝縮短55~60%,快速上染對纖維與染料穩定效果極佳,低溫與高溫工藝條件下陰離子接枝效果優良;高鹽堿條件下極短時間對染料與pH敏感性穩定。 | 可高溫回用水染色、染色升溫(>2℃)、快速一次性加助劑/染料與鹽、一次性快速加堿。解決活性染料敏感色色花、快速加料色花問題、染料與鹽或堿一次性同步加入、碳污染排放問題,回用水高電導率無法用于染色的問題。 | 蕭山達利國際新材料/湖南宇鴻紡織品科技有限公司。日產高端(氣流氣液全模式)針織布應用該技術10t,節約染色時間從7h下降至4.5h,能效提升≥35%,節電噸布消耗60kWh,按照日產應用10~20t計算節約600kWh,年節約約156000kWh。 |
22 | 紗線(面料)循環水染色短流程超低排放技術 | 重點工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 紗線化纖滌綸面料除油染色同浴,高溫60-70℃始染,水質要求不嚴格,常規分散染料高低溫類型組合直接實現低溫120-125℃快速2-3℃/min升溫的染色模式工藝時間1.5-2.5小時。 | 常規分散染料高低溫類型組合直接實現低溫120-125℃快速2-3℃/min升溫的染色模式。 | 杭州福達紡織品印染有限公司紗線循環水染色短流程超低排放技術(紡織印染近零排放工藝技術)/湖州錦利達絲織印花有限公司染紗車間化纖筒子紗短流程低碳技術。該短流程技術在1.5-2.5小時完成,節約50%左右的時間;節約電能消耗50-60%,降低降溫用水30%,節約蒸汽30%,提高單位產能30%。工藝時間節約1.5小時,噸紗節約120kWh,日產15t,年節約約450000kWh。 |
23 | 新能源戰略金屬短程綠色提取技術 | 重點工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 通過高效浸出將鎳、鈷資源利用率分別提升至99.5%和97%以上,減少礦石需求。精準控制錳氧化分離,保持錳浸出率在20%,減輕后處理負擔并降低廢水處理成本,減少化學品使用,降低有害氣體排放,提升環保效益。 | 該技術實現Ni浸出率>99.5%,Co浸出率>97%,且常壓浸出液雜質含量極低(Mn<3g/L、Fe/Cu/Si/Sc<0.01g/L)。獨創的氧化沉錳工藝使錳浸出率穩定在20%,不受原料成分波動影響,顯著降低萃取系統負荷,確保鎳萃取系統的穩定運行。相比傳統工藝,該技術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適應性強等優勢,技術水平行業領先。 |
案例1:年產5萬噸(金屬量)高純鎳建設項目:項目投資約14.94億元,在現有場地新建常壓浸出及過濾廠房、氧壓廠房、萃取、硫酸鎳蒸發結晶廠房、電鎳廠房等主要車間和配套設施,項目達產后新增硫酸鎳(金屬量)30000t/a、電鎳20000t/a(后期根據市場行情和公司發展規劃,也可全部為硫酸鎳(金屬量)50000t/a),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21700噸/年。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案例2:新增3萬t/a(金屬量)MHP制高純鎳擴能改造項目:項目總投資約7.77億元,新建電鎳廠房、始極片廠房、室外儲罐區、蒸發濃縮及深度凈化廠房,同時依托現有公輔配套設施,項目達產后可新增主產品硫酸鎳(金屬量)30000t/a或電積鎳30000t/a(根據市場行情和公司發展規劃),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13700噸/年。 |
24 | 單Pass超高精度高產能直噴智能數碼印花機 | 重點工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 根據用戶要求,將花型數據文件或電子文件等輸入計算機(印前處理系統);在計算機上進行圖案數據的處理,對圖像進行色彩、階調、層次等調整,最終形成理想的花型圖案文件,花型文件最后經過RIP柵格化處理生成相應的數字信號,通過數碼印花機實現對噴墨打印頭的控制,將圖案信息印制到呈印物上,完成印花流程。 | 印花速度達到40-80m/min,噴印寬度1540-1730mm,標準精度1200*1200dpi,最高精度1200*2400dpi,色彩達到最高8色(C/M/Y/K+專色),采用連續走料的形式,可應用活性、分散、酸性、涂料墨水,接受PDF/TIFF/JPEG等多種印花常用格式。 |
案例1:江蘇沙印集團射陽印染有限公司于2023年采購單Pass超高精度高產能直噴智能數碼印花機,設備投產后,印花速度穩定生產每分鐘60米,最高可達每分鐘80米,日產能達到6萬米以上。采用富士Samba噴頭,分辨率高達1200dpi,印花質量好,色彩艷麗,色牢度高,運行綜合能耗相比傳統圓網印花低50%左右,完全可以替代傳統圓網印花機。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案例2:紹興宇華印染紡織有限公司于2021年11月采購,每萬米布含水洗用水量10噸,用電量70度,蒸汽量0.5立方米,排廢水量10噸,與傳統印花設備相比,減少5噸用水量、30度用電量、2.5立方米蒸汽和5噸排廢水量。產品幅寬 1.73m,分辨率1200dpi,以60米/分鐘穩定生產,最高速度達80米/分鐘,日產能達6萬米以上,人工是傳統印花的30%。首臺穩定運行并實現盈利后,宇華印染分別于2022年、2023年采購了第二臺、第三臺,已完成裝機測試,開始正常運行。 |
25 |
新能源藍藻治理水質 凈化一體船 |
重點工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 本船在常規打撈藍藻水華功能基礎上,還能在水華爆發前,對懸浮藍藻孢子進行前置打撈,從根本上降低藍藻迭代繁殖的速率。兩條機器人牽引的柔性攔截臂可以在2-25M的界寬、水深20CM的水域將藻水進行物理初濾形成藻漿,然后引流至溢流門進行精濾,最后在絮化艙內與無毒的“自來水凈化劑”反應,最終干化為含水率約92%的藻泥裝袋儲存。 | 作業范圍2-25m(最寬可達30m);攔截深度水面以下20±10cm;作業速度2.5~3.5km/h;作業面積為560000m²/天(8小時); 初濾量為112000m³/天(8小時);精濾量為7200m³/天(8小時);藻泥生產量50t/天(8小時);藻泥含水率約92%;能耗約40元/天(8小時)。 |
案例1: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的丹江口水庫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2023年丹江口水庫管理單位應急采購3艘新能源藍藻治理水質凈化一體船用于藍藻打撈。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案例2: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的湖泊及河流受太湖影響常年藍藻爆發,2023年蘇州工業園區管理部門采購10艘新能源藍藻治理水質凈化一體船用于園區藍藻打撈。 |
二、環境保護產業 | |||||
26 | 新一代環保型金屬表面無酸除鱗(EPS)先進技術 |
先進環保裝備和原料材料 制造 |
將水和帶棱角的鋼砂的混合體通過高速旋轉的渦輪驅動,連續不斷地噴射到行進中的鋼板上、下表面,創新濾布循環,實現噴頭噴射角度智能調節進行對板材寬度的全覆蓋清洗,首創高效穩定低成本運行的循環過濾系統,EPS機組使用的過濾循環系統,新一代處理機組在前端增加縫合、料頭折彎和分卷工藝,保證更順利高效穿帶。 | 可處理各種優質碳素結構鋼、高強鋼、合金鋼等;厚度規格:1.8-12.7mm,寬度規格:900-2000mm;線處理速度:40-80m/min,最高達220m/min;鋼卷表面最高除銹等級:Sa3.0級;設計年產能:>30萬噸;生產過程0污染;鋼卷表面粗糙度低至Ra1~2;鋼材鐵損率不大于0.3% |
案例1:鞍鋼股份年產30萬噸EPS生產線建設于2019年5月,2019年9月具備供貨能力,客戶與下游用戶簽訂汽車用熱軋EPS鋼板供貨技術協議,在工藝控制上,對于鋼卷溫度、開卷張力、矯直壓下量等給出了相應控制參數,成功生產出5mm和8mm兩個規格熱軋EPS大梁鋼板。由供貨方提供的EPS技術能使鋼板形成光滑、清潔的表面。該產品可取代酸洗產品,更主要的是在EPS處理后鋼卷還可繼續冷軋、連續熱鍍鋅等工藝處理。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案例2:陜汽集團年產15萬噸EPS卷料處理線是陜汽控股“十四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于2021年12月10日開工建設,2022年8月底關鍵工藝設備EPS綠色表面清潔處理線、開平縱剪聯合線、沖切一體自動化線全部安裝完成,2022年9月1日正式投產,可處理的材料寬度:900mm-2000mm,厚度:1.8mm-12.7mm。本生產線用于熱軋鋼卷材的氧化皮去除、涂油后重卷。表面處理單元必須充分滿足產品相關指標參數、保障綠色環保制造。 |
27 | 超低排放煙氣凈化工藝技術 |
先進環保裝備和原料材料 制造 |
一套煙氣凈化超低排放工藝技術:“SNCR+半干法+活性炭+干法+布袋除塵+蒸汽加熱器(SGH)+低溫SCR+煙氣換熱器(GGH)+濕法”。采用“半干法+干法+濕法”耦合脫酸,降低運行成本。采用低溫SCR脫除NOx及二噁英,降低蒸汽消耗,提高項目效益。煙氣脫白系統消除白色“煙羽”視覺污染。對系統內部流場優化,提高脫除效率,減少藥劑耗量。 | 適用于生活垃圾及摻燒部分工業垃圾、陳腐垃圾、污泥等的焚燒項目,適應70~115%的運行負荷波動,在原始粉塵濃度<10000mg/Nm3、HCl<1200mg//Nm3、SO2<600mg/Nm3、HF<10mg/Nm3、NOx<400mg/Nm3、二惡英<10TEQ-ng/Nm3的條件下達到超低排放標準:NOx≤50mg/Nm3、SO2≤10mg/Nm3、HCl≤5mg/Nm3、 煙塵≤5mg/Nm3、HF≤1mg/Nm3、二惡英≤0.01ng-TEQ/Nm3。 |
案例1:光大環保能源(杭州)垃圾焚燒項目。處理垃圾規模4×750t/d,于2017年10月正式投運,各項指標優于設計標準,甚至達到近零排放,成為浙江省甚至全國垃圾焚燒示范項目之一。運行以來,項目年參觀人次近15000人。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案例2:光大環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提標改造工程。垃圾焚燒規模為2×400t/d,在原有煙氣凈化系統基礎上增設SGH+低溫SCR+GGH+濕法+脫白,實施提標改造。于2020年4月建成投運,設計主要污染物指標相比原先降低一半以上。 |
28 | 綠色高流動藥芯銀釬料 | 先進環保裝備和原料材料制造 | 定向沉降造渣技術和電磁攪拌過濾技術,有效去除鉛和鎘等有害元素;通過在藥芯助焊劑中引入低熔點金屬,降低了銀含量。 | 熔化溫度區間(℃):720-810;銀成分范圍(wt.%):小于22;紫銅接頭抗拉強度(MPa):紫銅焊接接頭斷裂在母材,接頭抗拉強度≥200 MPa;釬劑填充系數(%):10-15;雜質元素含量:Pb<30ppm,Cd<20ppm。 |
案例1:長虹美凌項目。已在冰箱壓縮機行業實現批量應用,年銷售量達到2000kg以上,與原有產品比較,由于無需預先涂敷過量助焊劑,實現了助焊劑定量使用,節省了焊后清洗的廢水排放。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案例2:華美冷鏈項目。應用于冷鏈運輸行業冷柜中銅和邦迪管的釬焊,年銷售量達到400-500kg,替代了原先含鎘釬料的使用,同時由于無需額外添加助焊劑,減少了40%的助焊劑用量。 |
29 | MEC熱軋鋼材生態除鱗技術與成套裝備 | 先進環保裝備和原料材料制造 | 首創系列柔性材料及制備工藝,對鋼材表面高速刷洗可達100m/min,滿足不同鋼材尤其是優特鋼加工需求;自主開發浮動式聯合刷磨單元,除盡率>99.8%,效率比當前機械高2~4倍,綜合成本比傳統酸洗低10~30%;突破機械技術瓶頸,迭代集成為生態除鱗量產機組,實時監控操作,自動化智能化運行,能耗比傳統酸洗低48~77%。 | 熱軋帶鋼(卷板)生態除鱗機組處理規格:寬160~1550毫米×厚2~6毫米的碳鋼、合金鋼等;成材率:≥99.4%。熱軋不銹鋼盤條生態除鱗機組。處理規格:Ø5.5~7.5毫米的不銹鋼等;成材率:≥99.6%。上述機組氧化皮除盡率均可達99.8%以上。 |
案例1:MEC 熱軋鋼帶生態除鱗共享中心項目。該工程“三廢零排放”,屬過程降碳類、工業領域示范項目,于2021年4月自主研發建成并商業化運營至今,長期承接來自長三角地區鋼企的來料加工,以生態共享模式,源頭解決了鋼材酸洗產生的區域危廢污染與碳排放問題。與傳統酸洗比,年減少危廢污染約1萬噸,降低CO2排放約7300噸,其經濟、技術、環保指標達到綠色工業化裝備標準,入選2023浙江省第三批減污降碳協同標桿項目。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案例2:青拓集團MEC-Ø7.5熱軋不銹鋼盤條生態除鱗項目。項目年產42萬噸,位于福建省福安市青拓基地,是青山控股在福建的省重點項目。一期工程4條機組,于2020年11月全面投產,二期工程3條機組,于2021年9月全面投產,至今已連續運行超2年。本案例不僅三廢零排放,且解決了不銹鋼難以酸洗的問題,與傳統酸洗相比,每年減少酸洗危廢約1.5萬噸,降低CO2排放約2.4萬噸。 |
30 | SFMC綠色低碳關鍵技術及應用 | 水污染治理 | 創新研發了功能性載體(體積比表面積>20000m2/m3、附著生物量>20g/L)以及高效選擇性功能微生物菌群的構建(SFMC)技術;首次提出嗜堿菌+復 合酶+OSA 組合的污泥減量工藝以及碳源高值化利用技術,實現污泥源頭減量 50%以上、減少外加碳源量 60% 以上;研制了基于 SFMC 技術的硝化屏障一體化設備;首次從全生命周期角度提出了 SFMC 降碳效果評價方法。 | 載體體積比表面積>20000m2/m3、附著生物量>20g/L;污泥減量工藝可實現污泥源頭減量 50%以上、減少外加碳源量 60% 以上;一體化設備掛膜時間只需3天,總氮和氨氮消減率可達>90%;比傳統MBBR技術降碳35.8%。 |
案例1:浙江安吉城北污水處理一期、二期3.8萬噸/d清潔排放提升改造EPC項目。項目通過投加掛膜功能性MBBR載體、選擇性功能微生物群落構建(SFMC)技術與工藝優化,污水廠由原來的一級A(或B)標準提升至“準IV類水”新標準;減少外加碳源量50%以上,污泥減量30%以上。治理后,項目完全實現穩定“準IV類水”標準運行,氨氮指標達到地表Ⅱ類水標準。每年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910萬元;降低運營費用502萬元/年;減排COD300噸/年,氨氮60噸/年。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案例2: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北港河省控斷面水質提升BOT項目。改造前的省控斷面在枯水期時氨氮和DO不達標,長期為Ⅴ(劣Ⅴ)類水。本項目對篩選出的城區段多個重點排放口采用國千環境硝化屏障一體化設備治理;對兩個污水處理廠的出水(設計標準一級A)利用高效氨氮削減反應器設備治理;同時對污染嚴重的城區河道進行底泥氧化、結合復合生態濾床技術,削減氨氮。通過系統治理,可保證枯水期下游出水口水質氨氮達到Ⅲ類水標準。 |
31 | 一體化短程硝化-厭氧氨氧化工藝 | 水污染治理 | 開發了一種功能菌群定向培育方法,研發基于氮負荷梯度提升的污泥快速復蘇成套工藝,突破了主流厭氧氨氧化技術脫氮負荷的限制;創新設計反應器功能分區和水流結構,在一體化裝置中同時實現氨氮短程硝化和厭氧氨氧化,突破廢水高濃度抑制;提出了在線污泥活性判定方法,構建智能自適應調控系統,保障工藝穩定運行。 | 可耐受進水氨氮濃度>5500 mg/L;>1mm的顆粒污泥占比 90%以上;氨氮去除率>97%,總氮去除率>85%;總氮去除負荷>1.5 kgTN/(m3·d);無需消耗甲醇等碳源,碳排放量降低80%。 |
案例1:海寧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年產4GW TOPCON高效晶硅電池和6GW高效晶硅組件項目配套廢水處理系統。建設規模:處理水量400 t/d生態效益:與采用傳統工藝相比,年碳減排量約為11800噸CO2。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案例2:宿遷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2GW TOPCON太陽能電池片項目廢水處理系統工程。建設規模:處理水量600 t/d生態效益:與采用傳統工藝相比,年碳減排量約為32000噸CO2。 |
32 | 基于“海洋云倉”的船舶港口污染數字化防治技術 | 其他污染治理和環境綜合整治 | 采用軟硬件結合方式研制模塊化撬裝式船舶污染物處置系列裝備“海洋云倉”,應用新材料與納米膜強油水分離工藝,集成大數據、數字孿生、區塊鏈技術的AI管理系統,實現船舶污染物發現防控、申報收集、就近處置、遠程運維信息化管理,保障污染物有人收、有處去、方便管,并以“工程設備化”方法降低港口污染防治成本。 | 裝備模塊占地≤39.68㎡,滿足5類船舶污染物貯存,含油污水處理2m³/h,年處理能力8000t,水質因子滿足GB3552-2018、GB8978-1996標準,PLC遠程控制。軟件系統支持MR遠程運維及區塊鏈聯單系統,交互響應時間<1秒。符合IMO港口污染防治技術導則。 |
案例1:椒江區漁業船舶污染物數字化處理集成服務采購項目。建設規模:撬裝1套LJ-HY-21型“海洋云倉”,服務轄區1座中心漁港540艘船舶的污染物治理。生態效益:避免污染物排海400噸/年,港口就地處置減少污染物80%外運量。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案例2:舟山市普陀區漁港漁船污染物智能化防治項目。建設規模:撬裝1套LJ-HY-22型“海洋云倉”,服務轄區9座二級以上漁港1300艘船舶的污染物治理。生態效益:避免污染物排海900噸/年,港口就地處置減少污染物80%外運量。 |
33 |
廢棄活性炭熱解活化再生資源化 技術 |
其他污染治理和環境綜合 整治 |
開發了兩段式熱解脫附-活化再生成套裝備,應用于VOCs治理企業產生的廢活性炭的處理。裝備集成了熱解脫附-活化再生兩段式工藝調控、煙氣梯級循環和熱能回收利用、過程污染控制和尾氣超低排放等關鍵技術,在低成本低能耗下實現了廢活性炭再生效率≥95%、炭損率≤5%、處理效果穩定運行。 | 活性炭損耗率≤5%;原炭吸碘值≥800 mg/g 時,再生炭吸碘值恢復率≥90%;廢活性炭含水率≤10%、有機質含量9-18%條件下,天然氣消耗量≤110 Nm³/t;煙氣顆粒物、NOx、SO2、二噁英滿足GB18484-2020 排放標準。 |
案例1:衢州市廢活性炭再生利用項目:新建處置能力為3萬噸/年的廢活性炭集中再生利用“綠島”項目,處置對象以VOCs治理用活性炭為主,兼顧少量化工生產用顆粒狀廢活性炭。該項目涉及服務企業數量>500家,每年節省新活性炭的購置費用4000萬元,每年節省廢活性炭危廢處置費2000萬元,降低衢州市及周邊地區工業企業VOCs的排放1200噸。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案例2:杭州市廢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綠島)項目:新建2條顆粒炭再生線(單線處理能力分別為0.8t/h和0.4t/h),年處理廢活性炭(顆粒炭)7500噸,年再生活性炭5000噸。本項目的實施可助力中小企業在廢氣治理上開啟減污降碳新模式,同時也為打好藍天保衛戰,保障浙江亞運會環境空氣質量貢獻力量。 |
三、資源循環利用產業 | |||||
34 |
危險廢物制高值化學品綠色低碳 技術 |
資源循環利用裝備制造 | 采用危險廢物替代化石能源煤炭作為原料,在高溫高壓下將有機質中的碳氫氧等元素氣化裂解重組為以CO、H2為主的合成氣,結合變換、脫硫、分離、提純、碳捕集、碳固定等技術,制備高純氫、四氧化三鈷正極材料用碳酸氫銨、CO、液體CO2等高值化學品。 | 反應條件:1350℃~1450℃,1.3MPa.G~4.0MPa.G,危廢中碳元素利用率70%,氫元素利用率98%,無害化率99.5%以上。1000 Nm3/h有效氣(CO+H2)消耗指標:氧氣≤490 Nm3,危廢使用量≥1200kg,煤炭≤350kg。 |
案例1:浙江鳳登綠能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水煤漿氣化及高溫熔融協同處置廢物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偼顿Y額:21000萬元規模:危險廢物經營能力為8.64萬噸/年。開始建設及建成時間:2019~2021年,運營時間:2021年。建設危險廢物經營能力為8.64萬噸/年、合成氣產能8000萬方/年的危險廢物制高值化學品成套工藝裝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000 Nm3/h有效氣(CO+H2)消耗指標,氧氣≤480 Nm3,處置利用危廢≥1200kg,煤炭≤350kg。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案例2:紹興鳳登環保有限公司高濃度廢液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示范裝置項目??偼顿Y額:30800萬元。規模:危險廢物經營能力為10萬噸/年。開始建設及建成時間:2014~2017年,運營時間:2017年。建設規模為危險廢物經營能力為10萬噸/年、合成氣產能1.2億方/年的危險廢物制高值化學品成套工藝裝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000 Nm3/h有效氣(CO+H2)消耗指標,氧氣≤490 Nm3,處置利用危廢≥1300kg,煤炭≤320kg。 |
35 | 基于蟲菌共生低碳處理易腐垃圾(耦合秸稈)制備低鹽有機肥和高鹽蛋白質飼料 | 資源循環利用 | 創新構建蠐螬與耐鹽菌的“蟲菌共生”體系,高效低碳處理易腐垃圾、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制備低鹽有機肥和高鹽蛋白飼料,變廢為寶。通過共生體系的“生物固鹽”“生物固碳”,破解易腐垃圾制備有機肥的高鹽行業難題,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經查新鑒定,核心技術國內外未見述及,目前在中小學、鄉村和企業等推廣應用。 | 蠐螬蟲砂顆粒有機肥鹽含量<2%,有機質含量>50%,優于NY 525-2021《有機肥料》標準;蠐螬蟲干蛋白含量>45%,富含17種必需氨基酸。資源化利用率>99%,無二次污染;技術綠色低碳,減少碳排放>50%,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增效。 |
案例1:校園里的“生態工坊”:浙江農林大學附屬小學易腐垃圾生態工坊項目,2024年3月建成,可年處理30噸廚余垃圾(耦合校園綠化垃圾,包括植物修剪物、枯萎植物和花卉等),生產的蠐螬成品蟲用于學校的雞鴨養殖、蟲砂有機肥用于學校的蔬菜種植,實現校園廢棄物的全量生態轉化,無二次污染;相對于現有傳統好氧堆肥,生態工坊的經濟價值提高2-3倍,碳排放減少40%以上。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案例2:鄉村里的“共富工坊”:杭州市臨安區東湖村的生活垃圾共富工坊項目,2024年6月建成,可就地年處理村里180噸生活垃圾(耦合秸稈、畜禽糞便等),輻射其村67戶221人,生產約140噸蟲砂有機肥和20-30噸蟲干蛋白飼料,可實現每戶村民“額外”增收2500余元。共富工坊促進該村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高值利用,資源化利用率>99%,緩解了其垃圾堆放和秸稈焚燒的環境污染;同時,廢棄物的處理和利用方式綠色低碳,綜合碳排放減少50%以上。 |
36 | 植物纖維食品包裝材料和制品關鍵技術 | 資源循環利用 | 主要采用甘蔗渣及草漿等植物纖維為原材料,經過篩選、粉碎、稀釋,制得纖維漿,再加水稀釋,加入食品級防水劑、食品級防油劑來增加纖維的使用性能,再通過成型定型機模具中高溫高壓下,制得成品。使用后的產品,采取堆肥方式處理,經90天即可全部降解成為無害、無毒的天然物CO2和H2O。 | 其天然成份可達98%以上,可制成植物纖維餐具等綠色包裝材料產品;產品使用后通過堆肥或填埋方式,經90天即可全部降解成為無害、無毒的天然物CO2和H2O,是主要的替塑產品。 |
案例1:受益于全球限塑、禁塑政策的頒布與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應用該技術生產的植物纖維餐具系列,銷往歐美、中東等世界45個國家地區,年出口創匯6000萬美元,銷售收入達5億元每年。在世界禁塑,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在農林業方面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在原材料甘蔗渣的采購上,聯結甘蔗種植農戶500多戶,建立了1000多畝的原料基地,有效利用本地資源帶動農產收入。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案例2:該技術因其原料為廢棄資源和可再生植物資源,所以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節能環保。為響應“仙居鄉村振興行動”,投資100多萬元為仙居楊梅研制開發了專屬包裝植物纖維顆粒型包裝托盤,減少楊梅在運輸中的外表損壞、出水等困擾,有效提升楊梅品質,助仙居楊梅產業品牌及口碑雙提升。2024年對仙居農戶銷售了200萬余片楊梅托盤產品,幫助仙居農戶至少提升收入2000萬元。 |
37 |
畜禽糞污智能封閉式發酵一體化 技術 |
資源循環利用 | 主要由刮板式輸送設備、畜禽云智能有機肥發酵一體機、除臭塔和工業互聯網平臺等產品和平臺組成。整套技術主要同于將農業有機廢棄物通過密閉式運輸后進行超高溫好氧發酵、除臭后轉化成有機肥,并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對整套技術的關鍵節點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完成運維。 | 性能指標:處理能力=12-15m³/d;發酵時間≤6d;發酵溫度≥60℃;可靠性 ≥98%;綠色指標:噪聲<75 dB(A);耗電量 <11(kw·h)/h;成品符合NY-T 5252;尾氣排放符合GB 14554;數字化指標:配備以下模塊:①工業互聯網②遠程監測③遠程運維④故障分析。 |
案例1:青蓮年出欄10萬頭豬場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位于嘉興市海鹽縣,2022年開工完成,屬于末端固碳類和非化石能源先進示范項目。項目總投資近1000萬元,占地面積近1000㎡,建設有發酵罐處理區域、集中除臭區域、有機肥輸送區域三部分主要內容以及配套集中控制室等配套設施,每日可處理豬糞90噸,每年可減排氨氣60噸,溫室氣體800噸,含硫臭氣10噸,每年產生經濟收益約500萬元。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案例2:上海正大蛋雞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位于上海市崇明島內,是亞洲最大蛋雞養殖場應用的不落地式糞污資源化利用的項目,總投資超2000萬元, 2022年10月13日開工, 2022年12月20日項目完工,總建設占地約2400平方米,建設有發酵罐處理區域、雞糞混料車間、集中除臭區域、有機肥輸送區域四部分主要內容以及配套集中控制室等配套設施,每日可處理雞糞140噸,每年可減排氨氣100噸,溫室氣體1300噸,含硫臭氣20噸,每年產生經濟收益約1000萬元。 |
38 | 城鎮道路用磚混廢棄物全粒徑應用技術 | 資源循環利用 | 針對磚混廢棄物混凝土顆粒、磚顆粒分離困難,資源化利用率低下問題,開發城鎮道路用全粒徑全比例磚混再生集料多指標分類技術、道路結構層用磚混再生集料質量分類適用技術、磚混再生集料混合料優化配比及材料改性技術,將磚混廢棄物轉化為適用于高等級道路結構層(道路基層)的優質材料,實現磚混固廢在城鎮道路工程中的高等級和高效應用。 | 實現了磚混廢棄物在道路水穩基層中的應用;再生磚集料的利用率提高80%,磚混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可提升至90%以上;滿足各項道路路用性能要求的條件下,水穩基層中磚混再生集料混合料摻量提高30%;通過優化配比,路面基層抗壓強度提高15%。 |
案例1:金華市中天城建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廠區道路工程。建設規模:道路全長60m,道路基層及路基層中磚混廢棄物利用率達到90%,生態效益:消納磚混廢棄物1600噸,碳減排量33噸(對比作為建筑垃圾的原料處理方式減碳量約為20.46kgCO2/t)。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案例2:杭州市臨平區藕花洲大街東延道路工程。建設規模:道路全長520m,道路基層及路基層中磚混廢棄物利用率達到100%。生態效益:消納磚混廢棄物30000噸,碳減排量614噸(對比作為建筑垃圾的原料處理方式減碳量約為20.46kgCO2/t)。 |
39 | 用于生態工程的再生磚及砌塊制備技術 | 資源循環利用 | 采用納米改性再生強化技術,納米纖維界面聚合技術,有機-無機雜化技術。通過機械整形,碳化反應等方法,提高再生骨料品質,添加納米級材料,強化再生骨料與水泥基材結合強度,利用有機-無機雜化介孔硅基材料具有可調節的納米孔道、高比表面積等優點,經雜化后的再生資源化產品品質得到提升。 | 再生骨料表觀密度≧2600kg/m3,壓碎值≦20%,微粉含量≦5%,吸水率≦3%.再生資源化產品抗壓強度≧20MPa,抗凍性(質量損失率≦1%,強度損失率≦5%)。 |
案例1:杭海新區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本次項目的總投資約1.2億元擬建設工程處理建筑垃圾(拆除垃圾、市政道路維修垃圾等)50萬噸/年,裝修垃圾(含大件垃圾)20萬噸/年,有效轉化成資源化產品,大大減少了城市土地、水資源等污染問題,可節約天然石材資源約60萬噸,極大緩解“建筑垃圾圍城”等突出問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案例2:江陰市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處置建筑垃圾10萬噸/年、裝修垃圾30萬噸/年。本項目有利于解決城市固體廢物堆積無法消納問題,減少當地土地資源占用,土壤污染等,可節約天然石材資源約30萬噸,不斷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 |
40 |
基于噴霧干化焚燒的污泥資源化 處置技術 |
資源循環利用 | 主要由污泥封閉式輸送和儲存系統、污泥營養激勵素資源回收利用預處理系統、污泥噴霧干化系統、回轉窯焚燒系統、工業固廢/生物質協同焚燒系統、煙氣凈化系統、智慧型自動化控制系統等組成,可應用于污泥等一般固廢的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無煙化協同處置 |
單體生產線日處理量:100~500t;干化物料含水率控制在20~25%;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焚燒后灰渣酌減率≤5%; 工業邊角料協同處置量輔助燃料替換率30%,生物質協同處置輔助燃料替換率100%; 二次爐溫度850℃,煙氣停留時間≥2s。 |
案例1:安吉凈源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日處理290噸污泥綜合處置項目。建設規模:290噸污泥/日;生態效益:采用“噴霧干化+焚燒”的集成工藝,將80%含水率的污泥焚燒處置,焚燒為污泥自持焚燒,輔助燃料為天然氣。項目的實施運行,實現了對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資源化、無煙化、自動化”的處理處置。項目運營期產生廢水、廢氣、噪聲排放達到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固體廢物處置合理。廢水中各項污染物排放總量符合環評及批復總量控制要求。 案例2:長春城投鵬鷂生態環保有限公司污泥噴霧干化焚燒項目。建設規模:1200噸污泥/日;生態效益:采用“噴霧干化+焚燒”的集成工藝,將80%含水率的污泥焚燒處置,焚燒為污泥自持焚燒,輔助燃料為生物質燃料。項目的實施運行,實現了對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資源化、無煙化、自動化”的處理處置。項目運營期間產生廢水、廢氣、噪聲排放達到國家相關標準要求、固體廢物處置合理。廢水中各項污染物排放總量符合環評及批復總量控制要求。 |
41 |
廢棄泥漿干化土在路基中的應用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技術 |
資源循環利用 | 前道脫水固化運用自主研發的固化劑控制脫水后泥漿干化土的含水率達到30%以下(現狀國內同行企業只能控制在 40%以上),使干化土可不經過其他工序,直接作為半成品進行改良,生產再生填料,且很好地控制了成本,與傳統材料相比,可節約20元/方。 | 含水量(≤30%)、壓實度、回彈模量(快速路、主干路≥40MPa,次干路≥35MPa,支路≥30MPa)、7d無側限抗壓強度(S08≥0.8MPa,S06≥0.6MPa,S04≥0.4MPa)、承載比(S08≥8%,S06≥6%,S04≥4%)、水穩系數(≥80%)、干密度、松鋪厚度、石灰劑量等。 |
案例1:杭甬高速孫端互通工程。屬于源頭減碳類和過程降碳類。該項目為浙江省重點工程,由省交工金筑公司承建,項目位于杭甬高速公路K224+222附近,孫端互通項目泥漿干化穩定土綠色建材路基填料總使用量超過20萬立方米,公司已累計供料17萬噸。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案例2:紹興市市政預制構件生產基地工程。屬于源頭減碳類和過程降碳類。該項目位于錢塘江和曹娥江的交匯口,占地面積約 250 畝,受錢塘江潮汐影響,地質、水文情況比較復雜,場地大部地段為農田,局部為魚塘,作為試點段很具有代表性,共填筑40萬噸石灰穩定土。已投入使用4年,工后沉降微乎其微,滿足設計與使用要求。 |
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 |||||
42 | 大面積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產業化關鍵技術和應用 | 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 | 針對鈣鈦礦電池的均勻度控制難、鈣鈦礦結晶調控難、組件穩定性差的難題,開發適用于鈣鈦礦涂布的前驅體墨水材料體系,用于鈣鈦礦結晶后處理的微環境多物理場設計與結晶控制與后處理裝備,并開發了基于添加劑工程的鈣鈦礦薄膜離子遷移抑制技術及高阻隔性復合電極結構設計技術,實現了大面積鈣鈦礦組件的穩效協同。 | 在大面積鈣鈦礦電池組件產業化技術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大面積商業化組件產品獲得全球首個IEC61215、61730穩定性全序列國內外雙認證,最高功率122W,對應轉換效率16.9%。 |
案例1:鈣鈦礦水面漁光互補并網項目。2023年7月初,位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的云溪水塘260千瓦鈣鈦礦漁光互補光伏項目正式并網。衢州水面資源豐富,該項目因地制宜地采用“板上發電、板下養殖”模式,一期裝機容量約260千瓦,采用通過IEC產品穩定性全序列國內外雙認證的鈣鈦礦α組件。其主要經濟指標為鈣鈦礦光伏發電上網電費,25年運行期間預計每年向電網輸送超過26萬度電,超過同等裝機容量的單晶硅組件發電量。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案例2:兆瓦級鈣鈦礦地面電站并網項目。2023年11月29日,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庫布其沙漠腹地的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送電成功,為該項目配套建設的1兆瓦鈣鈦礦地面光伏電站成功并網。鈣鈦礦部分占地約40畝,采用了11200片自主研發和制造的鈣鈦礦α組件,在25年運行期間預計每年向電網輸送超過160萬度電,對應每年節約近600噸煤炭,600萬噸水,減少碳排放1600余噸。 |
43 |
大功率組串式逆變器 控制技術 |
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 | 在大功率組串式光伏并網逆變器領域取得顯著技術創新,包括ANPC開關逐波限流控制技術、三電平Boost電路及其控制方法、精準高效的ANPC三電平開關邏輯控制方法,提高了逆變器性能、可靠性和發電效率。同時還優化了高壓飛跨電容三電平Boost拓撲結構和高壓ANPC三電平逆變拓撲,降低成本,提升系統電壓,增強了系統的集成性和智能化程度。 | 光伏逆變器技術參數優于國內外同類產品:最大功率320kW,中國效率98.5%,總諧波小于1.5%,尺寸1011*715*356mm,重量100kg,直流分量<0.5%In,最大總諧波失真<3%,功率因素>0.99。 |
案例1:中廣核嵊泗小洋山薄刀咀120兆瓦光伏項目。建設規模:位于浙江舟山嵊泗縣洋山鎮薄刀咀島,總投資5.1億元,裝機120兆瓦,含27個方陣。2022年2月開工,有陸上5.31畝陸上升壓站及約1305畝海上部分,由眾多光伏板、PHC樁構成,2023年12月并網成功。生態效益: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1.3億kWh,利于嵊泗構建多元電力保價格局,推動清潔能源發展,助力生態環境改善。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案例2:中電建東鄉縣200MW光伏發電項目。建設規模:該項目位于東鄉縣,于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建設,投資13.38億元,采用320kW組串式光伏逆變器,由湖北省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相關設計工作,裝機容量達200MW,為當地打造了較大規模的光伏發電設施,以助力能源生產與供應。生態效益: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產生大量清潔電能,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從而降低碳排放,有助于改善當地的空氣質量和生態環境,推動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
44 | 氫燃料分布式發電系統 | 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 | 通過電站用高效長壽命膜電極技術、高精度電堆組裝及成套批量制造裝備技術、高性能大功率氫燃料電池電堆,實現兆瓦級高功率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分布式供能。主要應用于石油石化行業,利用工業副產氫氣提純后發電,有效解決用電需求,促進節能減碳;也可以用于熱(冷)電聯供、電力儲能、備用電源等多能互補場景。 | 單套發電系統發電功率≥1000kW;電堆轉化效率≥60%;系統發電效率≥50%;熱電綜合利用效率≥90%;并網電壓波動范圍≤1%;每公斤氫氣發電≥19kWh。 | 案例1: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項目。是源頭減碳類的非化石能源示范應用。通過熱電聯供,四季供熱、夏天通過熱水式溴化鋰制冷機制冷,綜合能效達90%。替代火電煤耗,年發電約400萬度,節省標煤1240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400噸。 案例2:齊魯智行(淄博)科技有限公司項目。使用兆瓦級氫燃料分布式發電系統(C03-1000),采用集裝箱布局,集成16個100kW氫燃料電池,系統體積小,發電效率高,每小時發電1000度,每公斤發電19度。 |
45 | 熱化學硫碘循環水分解制氫技術 | 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 | 可利用熱能實現水的高效分解制氫,該反應只消耗水和熱量,I2和SO2都可循環使用,具有全流相過程易于連續運行(最高溫度850℃)、效率高(可達50%以上)、完全閉式循環、易實現大規模工業化應用等優點,可與太陽能、核能以及工業余熱相耦合,實現大規模綠氫制備。 | 制氫熱效率大于50%。當采用電廠熱源與熱化學硫碘循環水分解制氫技術耦合時,制氫成本<10元/kg H2。 | 浙江大學項目。已建成產氫速率為5Nm3/h的中試試驗系統,于2021年10月實現連續穩定產氫。以100MW的光熱塔式發電系統為例,年有效發電量為17萬MWh(年有效工作小時數1700h),若以上網電價1.15元/kWh進行計算,每年發電收益為1.95億元。以光熱發電15%熱效率、光熱耦合硫碘制氫熱效率為45.7%來進行計算,光熱耦合硫碘制氫系統可以每年產氫1.72×108 Nm3。以北京氫氣單價2.3元/Nm3來計算經濟效益,每年制氫收益為3.95億元,相較于純發電,能增收約2億元每年。 |
46 | 基于負壓進汽的汽輪發電余熱利用裝置 | 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 | 利用閃蒸技術,將低溫工業余熱廢水閃蒸成超低壓飽和蒸汽,進入汽輪機膨脹做功,驅動發電機發電,完成熱能到電能的能量轉換,回收低溫工業余熱,降低環境熱污水。 | 進汽參數低至0.05MPa(a)/81.3℃,額定功率4000kW,使用壽命25年以上。 |
案例1:恒力石化(大連)煉化有限公司項目。項目建設規模:裝機容量4000kW。生態效益:項目平均每年發電34961MWh,等效節煤4297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711噸/年。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案例2:松滋史丹利宜化科技有限公司項目。建設規模:裝機容量6750kW。生態效益:項目平均每年發電58999MWh,等效節煤7251噸/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074噸/年。 |
47 | 超薄柔性銅銦鎵硒(CIGS)太陽能電池技術 | 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 | 采用30μm的柔性不銹鋼箔基底,分別利用卷對卷磁控濺射、三步共蒸發、化學水浴沉積等鍍膜技術和超薄柔性封裝技術實現柔性襯底CIGS薄膜電池組件產業化。經過十余年的研發攻關,現已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全面突破,在超薄柔性CIGS生產線上實現了超精準3-5納米規?;a工藝,核心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 建成了年產能150MW超薄柔性卷對卷CIGS薄膜電池示范生產線;柔性CIGS電池填充因子≥65%;短路電流> 30 mA/cm2;柔性CIGS組件產線效率≥17.75%;組件長時間耐候性符合25年使用標準;組件重量≤2.5kg/m2;厚度3mm;最小卷繞直徑φ:70mm。 |
案例1:福建零能耗裝配式綠色建筑項目。項目位于福建羅源,總建筑面積約234m2,基地面積約121m2,室外地面至屋面高度約6.72m,2021年底建設完成。項目通過光伏一體化方案的應用,可實現年度綜合能源零能耗,25年可實現70萬度綠色電力提供,相當于替代標準煤約210噸,減少CO2排放約700噸。裝配式建筑由于采用的鋼模塊是可循環使用的,節約了木材資源,同時也減少大量的建筑垃圾,減少污染。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案例2:夢想小鎮分布式光伏共享系統項目。項目所在地為由糧倉改建的非上人屋頂,傳統光伏組件無法應用。經嚴苛論證,最終采用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總裝機容量1140kWp,運用BAPV直鋪安裝方式,整體發電不僅比晶硅系統高15%以上,還可有效降低室內能耗30%以上。該項目于2022年完工,榮獲杭州市創新示范案例殊榮,建立了小鎮系列的標桿性樣板。項目單日發電量最高為7980kWh;投產后年發電量約125.23萬度;為業主增加年均收益約150余萬元。 |
48 |
高功率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及核心零部件的工程化研發與 應用 |
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 | 超薄金屬雙極板成型工藝上,擬采用等靜壓精密加工工藝,結合仿真模擬方法,結合沖壓工藝參數的控制,開發制備出符合高功率電堆所需的高耐蝕超薄金屬雙擊板。先進膜電極組件(MEA)組裝與制造技術:通過自動點膠工藝、熱壓工藝實現膜電極組件的自動化組裝,進而實現具有梯度結構的7層膜電極組件的組裝與制備技術。 | 電堆額定功率大于60kW;峰值功率大于70kW;體積功率密度大于3.5kW/L。 |
案例1:長興8臺公交車氫電燃料電池系統搭載項目。2023年12月正式運行。配置氫電燃料電池系統的公交車總長8.5米,車高3.4米,最高時速可達69公里每小時, 可載客35人。與純電動公交車相比,氫燃料電池客車平均加氫時間為5到10分鐘,比純電動車充電時間縮短60%至70%,同類車型續駛里程提高50%,每輛車加注一次氫氣可以跑大約400公里。在滿足城市公交使用及節能方面更具優勢。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案例2:2023年9月,聯合格瑞完成裝載機開發及運營。該裝載機采用能耗更低降噪更好的天機-80kW氫燃料電池系統,額定功率87kW,峰值功率91kW,質量功率密度545W/kg,最高效率達到53%。實際運行過程中,加氫小于8分鐘、續航達到6小時以上,真正實現零排放、零污染和綠色節能環保等特點,并具備環境適應性高、性能可靠、維修便捷等優勢。經過8個月的時間,搭載天機-80kW的裝載機共運行3000小時,運行狀況良好,節省7萬余元的燃料成本,深受客戶好評。 |
49 | 高安全長壽命鉛炭儲能電池技術 | 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 | 通過采用直連鑄焊工藝,安全可靠,內阻??;采用連續軋制沖網工藝板柵制造工藝,板柵抗腐蝕性強,重量一致性高;采用高轉速真空懸浮合膏工藝,保證物料分散均勻,水分精準控制,鉛膏一致性好;采用多階脈沖內化成工藝,構造均勻的a-二氧化鉛骨架結構。 | 大規模組電池:常溫下,340個以上的電池構成的電池組,標稱電壓680V以上,年循環充放電次達到700次以上;循環充放電達到700次時電池組容量衰減≤5%;常溫下,大規模儲能充放電能量效率在85%以上。 |
案例1:超威集團總部容量50kWh、功率5kW的小型鉛炭儲能電站項目。以浙江電價為例,建設成本3.75萬元,年度維護成本、充電成本合計約1萬元,峰電1.0149元/kwh,谷電0.4248元/kWh,回收收益1.05萬元,使用年限為8年進行計算,項目投資回報率50.09%。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案例2:超威郎山項目。10MW/97.312MWh儲能項目,總投資8076萬元,年儲能收益1058萬元,全投資回收周期為7.63年,項目月度最高可節約用電約15 kWh,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7.15tCO2,節省電費超15萬元。 |
50 |
高效銅柵線晶體硅異質結(C-HJT)光伏電池 技術 |
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 | 首先在硅片正背面印刷一層一定厚度的感光油墨并烘干,接著采用高精度圖形化技術在硅片表面制備出待鍍柵線的溝槽圖案,然后利用原子級沉積電鍍銅技術在溝槽內化學制備高致密性的純銅柵線,最后采用水平濕法將硅片表面的感光油墨去除并在銅柵線表面制備一層致密的錫層保護、提高柵線的抗氧化性能和焊接性。 | 銅柵線寬度15um;銅柵線電阻率1.8μΩ.cm;銅柵線焊接拉力2.0N;銅柵線與硅片接觸電阻率 1.2mΩ.cm2;銅柵線高度12um。 | 多場景多組件示范光伏電站建設及不同組件性能效益對比研究項目。項目應用C-HJT組件,并與TOPcon、Perc及銀柵HJT組件做發電效益對應驗證。示范電站總容量135kW,經過對比驗證,完成不同組件不同場景發電效益對比研究。其中C-HJT組件單瓦發電效益最高,分別比Perc、TOPCon和銀柵HJT組件高5%、3%和2%。本項目有助于加快C-HJT異質結電池大規模量產及市場化推廣的步伐。 |
51 | 可再生電力制零碳低碳燃料技術 | 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 | 創新集成適應波動工況催化加氫合成綠色燃料技術、寬負荷柔性調控技術和多維智能安全管控技術,高質量實現利用可再生清潔能源電解水制綠氫并耦合碳捕集或空分制氮提取的CO2或N2催化合成綠色燃料(甲醇/甲烷/氨),具備環境適應性強、寬負荷、能量轉化效率高、安全可控、擴容便捷等技術特性。 | 支持可再生能源電力高效轉換制備綠色燃料,涉及的主要技術參數有工作壓力、燃料純度、產量等,其中合成綠色甲醇技術已實現工作壓力≤9MPa,產品中水含量≤0.15 wt%、甲醇產量≥14 kg/h、連續穩定運行時間≥1500 h等指標。 |
案例1:蘭溪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示范工程。建設規模:2023年已順利通過試車運行,建成了一套年產100 t/CO2加氫合成綠醇集成系統。生態效益:該工程應用技術以捕集工業排放的CO2與綠氫為原料生產甲醇,實現固碳并展現零碳/碳負排放特性,有效減少環境污染,每年可直接減碳約138t。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案例2:麗水縉云水光氫生物質近零碳示范工程。建設規模:項目于2022年投運,是全國首個鄉村生態氫能示范工程,建成了年產18萬標方氫氣和2萬標方甲烷的示范工程。生態效益:該工程技術利用沼氣單元產生的CO2和電解制備的綠氫為原料生產甲烷,解決了區域內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等工程難題,利用當地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如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等,變廢為寶發展分布式綜合能源,每年可實現直接碳減排約16噸,點位氫氣減碳約209t。 |
52 | 生物質清潔能源技術與裝備制造 | 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 | 是將廢木料、園林和農林廢棄物等生物質固廢,在高溫下以空氣為氣化劑進行熱解和還原反應。反應過程中,氣化爐內自上而下形成干燥層、熱解層、還原層和氧化層。氧化層燃燒所產生熱量為還原層、熱解層及干燥層提供熱能。生物質熱解氣化時產生了以甲烷、氫氣、一氧化碳等分子組成的生物質燃氣及生物質炭。 | 運行溫度:設備運行環境溫度900-1100℃。物料含水率:≤30%。進料直徑:10-20cm。單機生產能力:處理生物質2-5噸/小時,產生生物質炭0.2-0.5噸/小時,產生蒸汽8-20噸/小時。單機耗電:20度/小時。 |
案例1:年處理生物質固廢15萬噸的生物質熱解氣化、中溫熱解汽炭聯產以及高溫熱解項目。2019年,在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建設,總投資25050萬元,建筑面積55540平方米,年處置生物質固廢15萬噸,年產蒸汽22.5萬噸,生物質炭4.5萬噸。則每年相當于節約標煤3萬噸,固定和減排二氧化碳共計21.6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020噸,減排氮氧化物315噸,節能固碳減排效應十分明顯。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案例2:年處理3.6萬噸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2023年,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經濟開發區建設。項目總投資4830萬元,占地面積30396平方米,建筑面積14824平方米,新建6棟廠房,利用農林廢棄物為主要原料,安裝生物質熱解汽炭聯產裝備2套??赡戤a工業蒸汽4萬噸,生物質炭8000噸。則每年相當于節約標煤5400噸,固定和減排二氧化碳共計3.8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80噸,減排氮氧化物56噸,節能固碳減排效應十分明顯。 |
53 | 裝配式高效儲冷制冷站 | 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制造 | 在電網低谷電時段或者光伏發電較為充足的時段儲冷,在電力高峰時段(或需要時段)釋放冷量,實現園區或單體建筑空調供冷,達到用戶側電力靈活調節目的。基于BIM的數字化裝配式設計和建造技術、高效蓄冷裝置產品技術、基于負荷模糊預測的系統優化控制技術、基于云平臺的能量碳排精確計量與管理技術。 | 模塊化設計生產,減少占地30%以上,工期節省50%以上;蓄冰裝置提高融冰速率10%以上,電力調峰比例達50%~80%;水蓄冷裝置布水均勻度95%以上,超薄斜溫層≤0.5m;能源管理系統,智能控制供冷、運行成本和運行能效。 |
案例1:杭州錢塘芯谷能源站(一期)項目。杭州錢塘芯谷為半導體產業園,總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芯谷區域供冷能源站設計總供冷負荷為18600RT,項目分三期建設。項目采用裝配式高效儲冷制冷能源站,為園區一期用戶提供集中供冷服務。該能源站由電制冷主機、蒸汽溴化鋰機組、水源熱泵、冰儲冷等多能源互補系統。系統可實現電力移峰填谷,光伏電就地消納及節約運行成本的目的,系統總配置蓄冰容量36000RTh。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案例2:杭州醫藥港2#站擴建三期項目。杭州醫藥港2#能源站原有裝機制冷量4800RT,其中包括天境生物空調冷凍水專供系統制冷量:1800RT;加速器三期原管網系統制冷量:3000RT。根據2022年夏季供能高峰情況,在現有裝機容量設備基礎上實施杭州醫藥港2#能源站三期擴建項目。三期項目設計供冷面積7萬平米,總裝機容量7000kW,采用裝配式高效冰蓄冷集裝箱冷站,占地面積較常規系統減少50%以上,項目蓄冷量7000RTH,建設工期較常規縮短40%,目前已正常投運,每天采用低谷電供冷,低谷電占比超過90%,單位冷量成本只有0.1元/kWh。 |
54 |
碲化鎘薄膜超大面積太陽能組件 項目 |
清潔能源設施建設和運營 | 在玻璃上用改良型近空間升華設備和磁控濺射設備鍍膜,所鍍膜層為核心發電半導體膜層,包括P型和N型膜層,在玻璃表面形成光伏發電所需的PN結。再結合膜層摻雜、激光刻劃、封裝等工序制成碲化鎘薄膜光伏組件。改良型近空間升華真空鍍膜、磁控濺射物理氣相沉積鍍膜、半導體膜層摻雜、激光刻劃、組件電路內集成、組件封裝等。 | 組件面積從0.72m2提高到2.8m2;碲化鎘組件效率將提升到18-20%;生產效率從當前常規的60秒/片提升到30秒/片,組件制造成本下降到每瓦1塊錢以下。大面積、高效率、高生產速率相結合,設備自動化程度、穩定性和工藝控制精細度更高更先進。 |
案例1:杭州大會展中心BIPV項目。3682塊碲化鎘光伏發電玻璃被安裝展廳采光頂上,安裝面積8246m2,為浙江大型公共建筑中最大面積采用BIPV發電玻璃的項目。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案例2:北京世園會中國館金色光伏采光頂。建筑共安裝1600m2、1056塊碲化鎘薄膜金色透光光伏玻璃,實現建筑功能與發電效果的完美結合。其總安裝容量為78kWp,年發電量為5萬~6萬度。 |
55 | N-TOPCon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開發 | 清潔能源設施建設和運營 | N-TOPCon,即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技術。在電池背面制備一層超薄氧化硅,然后再沉積一層摻雜硅薄層,二者共同形成了鈍化接觸結構。關鍵工藝在于如何獲得優異的背面隧穿+摻雜多晶硅結構,激光SE技術,激光輔助燒結技術,低接觸電阻的漿料體系,組件端高精度焊接技術及優異焊接工藝材料開發,高可靠性組件技術開發等。 |
電池端:N-TOPCon大尺寸210R高效太陽能電池平均轉換效率≥26.2%(效率26.2%以上電池產出比例≥50%),LID≤0.5%;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組件端:M10電池72版型高反白色單玻半片組件≥580W,轉化效率22.45%,高反黑色單玻/雙玻半片組件≥570W,轉化效率22.07%;可靠性滿足IEC標準。 |
案例1:年產12GW新型高效電池片智能制造“未來工廠”項目??偼顿Y達35.54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20億元,分兩期建設,此項目作為光伏行業的“未來工廠”,將采用行業領先的N型TOPCon高效電池技術,打造規?;?、數字化、智能化的高效光伏電池研發制造基地,有助于推動光伏行業的迭代升級,為全球提供更加清潔、可持續的高效光伏產品和解決方案。 案例2:橫店東磁94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金額54.3億元,總裝機容量940MW。項目歷時七個月,配套送出線路一期工程建成,并在2024年11月19日舉行首次并網儀式,漁光互補項目不僅能有效利用土地資源,提高光伏發電效率,還能保護和改善水質,促進漁業與光伏產業的協同發展,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
56 | 建筑光儲直柔新型供配電技術 | 能源系統安全高效運行 | 配置建筑分布式光伏和建筑儲能、充電樁等,采用直流配電系統以及可調節、可中斷的柔性控制策略,且具備功率主動響應功能的新型建筑供配電系統,實現建筑微電網靈活可調和柔性響應。包含了建筑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與直流微網技術、用戶建筑與電網友好互動技術以及建筑分布式儲能應用技術等。 | 建筑負荷柔性調節具備調節能力,最大調節電力負荷削減量不小于基線電力負荷的20%;建筑柔性響應時間不大于120s,響應速率不小于可調節負荷容量的15%/min,持續調節時間不小于2h。 |
案例1:329國道天目山服務站。項目總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場地分區設置辦公樓,綜合樓,設備房,停車區等功能。項目光伏裝機容量為237kW,設置充電樁18臺,儲能105kWh。光儲直柔直流微網。構建光伏、儲能、直流充電樁,光儲充智能直流微網,采用直流發電直流用,達到自發自用、就地消納、余電上網的運行模式,實現零碳服務站目標。通過零碳服務站的建設,項目光伏發電自給率高達91%,光伏發電自用率高達100%,能源費用降低25%,碳排放降低20%。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案例2:浙江建科院光儲直柔實驗室。項目位于杭州市文二路8號,示范區域面積為260m2,建筑功能為辦公、會議室、展廳。項目應用光儲直柔技術,設置20kWp的光伏系統,通過直流變換器接入建筑直流配電系統的直流母線,儲能配置總容量為38 kWh,采用直流VRF空調系統、LED燈具等一系列高效直流設備,通過供配電智能控制系統,采集分布式光伏、儲能以及負荷的運行數據,將各元素有機的協調起來,實現區域性穩定高效經濟運行。系統總配電容量降低了42.6%,能源費用降低27%,碳排放降低65%。 |
五、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 | |||||
57 |
基于人工上升流的海水養殖增匯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技術 |
生態農林牧漁業 | 采用“能量自給+氣力提升+羽流控制”的技術方案,形成海洋人工上升流裝置,將海底富營養水體提升至真光層,實現海洋生態環境修復和海洋碳增匯。因其不向海洋額外添加物質就可調節局部海洋水動力,在修復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海洋碳增匯等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 | 實現水體輸送量> 720 m3/天;最大注氣量為100L/min,布放深度為8-10m,通過太陽能供能,發電量日均3kWh;裝置運行時間可控,每日運行1.5h,采用三個噴頭;通過氣泡提升的羽流影響范圍可至300 m2,氣泡到達水面時直徑范圍大約為3-5 m。 |
案例1:鰲山灣海帶養殖項目。從2018年開始,通過在山東鰲山灣不適合海帶養殖的寡營養海域布放人工上升流裝備,改善了局部海域水動力交換。該工程連續工作超過4年,不僅新開拓了5000畝養殖海域,在無法養殖的低營養海域實現了“海帶+牡蠣+鮑魚”復合養殖模式,同時實現了海帶每株增產36.1克、每畝增加1.6噸碳匯的固碳效應。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案例2:貽貝養殖生態系統藍碳增匯關鍵技術應用。因過高的養殖密度導致嵊泗貽貝養殖海域出現外圍藻華爆發而內圈餌料短缺并存的現象,降低了貽貝的產量、質量和海域固碳能力。研究團隊通過在嵊泗1500畝貽貝養殖海域布放人工上升流裝備,把海水底層的營養成分輸送到海水表層,有利于海水養殖生物的吸收利用,促進海水養殖的增產增匯,并降低了該海域的富營養化風險。 |
58 | 全生物降解地膜關鍵技術集成及示范推廣應用 | 生態農林牧漁業 | 使用具有完全生物降解特性的共聚物,以及適當比例的無環境危害的無機填充物、功能性助劑,通過采用吹塑等工藝生產。根據不同作物生育期實現可控降解;多層共擠生產加工改良技術。 | 該技術貨架期可以在8-12個月;在0.008mm-0.01mm 厚度內, 達到機械覆膜韌性(斷裂伸長率)的要求;可以生產除白色和黑色以外的作物生長需要的銀黑色、白黑色、棕色等多種顏色;黑色的遮光率可以達到98%以上;結合土壤改良,病蟲害預防做對應的配方,以綜合解決覆膜種植問題。 | 上海金山,崇明2021-2023水田插秧及蔬菜種植每年6000余畝。生態效益:節水省工,增溫保墑,地膜完全降解無殘膜污染,生態環保。 |
59 | 機覆膜節水抗旱稻產業化種植技術 | 生態農林牧漁業 | 將農機、肥料、種子和薄膜四者有機結合,實現了種植過程中的旋耕、施肥、澆水、播種、蓋膜和覆土一體化。通過旱直播機械化覆膜設備,實現精準打孔下種并補水,同時結合水稻胚芽鞘的頂膜和穿膜能力,在蓋膜過程中有效防除直播稻田中的雜草。此外,所使用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完成其基本功能后能夠完全降解,避免了對土壤的污染。 | 省工:日播30-45畝,提升效率30倍;省水:每畝出苗用水量600公斤每畝。節約用水70%以上;用種量節約:雜交稻2.5-3斤每畝,常規稻6-7斤每畝。節約用種量50%左右;省肥:有機肥800公斤每畝打底,復合肥50-60公斤每畝。節肥30%左右;減排:CH4及N2O 等碳排放比水田水稻種植減少90%以上;全生物降解地膜用量:8公斤每畝。 | 廣東從化機覆膜節水抗旱稻種植示范項目。面積:1000畝,實施時間:2024.5-2024.12生態效益:能增產17%以上,減少甲烷排放70%,全生育期不用除草劑,具有節水抗旱、抑制雜草的功能。 |
60 | 竹纏繞管道技術 | 生態農林牧漁業 | 以竹材為基材,以樹脂為膠黏劑,采用纏繞工藝加工成型的新型生物基復合管。其技術原理是將竹纖維的軸向拉伸強度使用至最大化,并在管道結構中形成無應力缺陷分布,從而使得管材達到更好的承壓要求;其生產工藝主要包括竹材加工、氨基樹脂生產、內襯制作、增強層纏繞、加熱固化、修整脫模、外防護層涂刷等。 | 規格 DN150~DN3000 mm;密度 0.95~1.15 g/cm3;使用壓力 ≤1.6 MPa;使用溫度:-40 ℃~80℃;使用壽命 ≥50年;燃燒等級B1;導熱系數≤0.2 W/(m·k);初始環剛度 ≥5000 N/m2;軸向拉伸強度 10~24 MPa;彎曲彈性模量 2.6 GPa;短時失效水壓 ≥管道壓力等級的3倍。 |
案例1: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竹纏繞排水排污管道工程。2022年12月,DN500-0.2 MPa-12500 N/m2的竹纏繞復合管應用在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市政雨污管網改造工程新港路標段的排水排污工程上,管材連接方式為“O”型密封圈承插連接,單管鋪設,管道鋪設長度為500 m。該工程項目采用竹纏繞復合管替代塑料管,可實現節能約23812.8 kgce,減排二氧化碳近54.5噸。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案例2: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竹纏繞雨污水管道市政工程。2023年10月,竹纏繞復合管道DN600-0.2MPa-15000 N/m2應用在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芝罘灣一期市政工程(一期)的海港工人大道雨水排水工程上,管道鋪設長度為820 m。該工程項目采用竹纏繞復合管替代塑料管,可實現節能約51918.79 kece,減排二氧化碳約118.9噸。 |
六、基礎設施綠色升級 | |||||
61 | 光催化自清潔技術 |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 | 主要采用TiO?無機納米催化劑,噴涂在建筑物外表面后形成一層銳鈦礦型TiO?納米薄膜,可以在太陽光輻照下將附著于建筑表面的有機物全部或者局部降解,并且利用TiO?薄膜光催化過程中產生的超親水性在雨水沖刷下將污染物沖洗干凈。 | 光催化活性:90%;染料褪色時間:10min;涂層水接觸角:≤20°;平均膠粒度:4-40nm;涂層厚度:3-10μm。 |
案例1:杭州市奧體博覽中心場館屋面及外立面光催化自清潔項目。施工面積約15.6萬平方米,建筑主體材質為鋁板、鋁鎂錳板及聚碳酸酯板,涂層均勻透明,不影響杭州奧體中心外觀美觀以及墻體質量和穩定性,通過太陽光驅動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和去除硫氮氧化物等,實現建筑物外墻自清潔,并凈化空氣,成為綠色亞運會標志性建筑。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案例2:上海崇明生態大道項目。在10公里上海崇明生態大道路面噴涂光催化劑,保障道路的一定濕潤性,抑制揚塵,提高道路的使用壽命。通過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有機污染物和去除汽車尾氣排放的硫氮氧化物,實現空氣凈化。二氧化氮含量水平基本維持在0.05-0.15 mg/m³的水平,年均值為0.063 mg/m³。光催化監測點二氧化氮水平在0.02-0.06 mg/m³的水平,年均值為0.034 mg/m³,光催化降解二氧化氮年均值降低了46%。 |
62 | 既有建筑地下開挖增層關鍵技術 |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 | 建立了既有建筑地下逆作開挖增層的基礎托換系統的設計方法;提出了考慮應力歷史和開挖影響的既有工程樁承載力分析方法,研發了托換樁樁頂動態持荷裝置和沉降主動調控技術,建立了開挖卸荷條件下保證新老樁協同工作的設計方法;研發了用于控制墻柱豎向變形的內置型鋼預加載裝置。 | 用于控制墻柱豎向變形的內置型鋼預加載裝置可控制豎向構件差異變形在5mm以內;托換樁樁頂動態持荷裝置和沉降主動調控技術可實現既有建筑在地下開挖增層全過程中保持“零”沉降。 |
案例1:杭州玉皇山南綜合整治工程甘水巷3#組團既有建筑地下增層項目。建設規模:在既有的2層地上建筑正下方開挖增建1層地下室,新增地下空間面積約1800m2。生態效益:項目在不拆除既有建筑的前提下完成了地下增層,滿足了提升建筑品質的要求,節省了拆遷、建筑垃圾清運、上部建筑建設等成本,實現了既有建筑綠色化地下增層改造。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案例2:杭州市鐵路中學歷史保護建筑地下增層項目。建設規模:既有建筑為地上三層磚混結構,在既有建筑下方增建三層地下室。生態效益:項目完成了對歷史建筑的保護,滿足了對地塊整體與市政交通的開發需求,拓展了歷史建筑的開發方式,實現了歷史建筑綠色化地下增層改造。 |
63 | 新型裝配式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建筑技術體系 |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 | 組成包括:新型裝配式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由部分包覆鋼-混凝土組合構件組成)、新型裝配整體式疊合板、裝配式保溫裝飾一體化輕質墻板(包括:外掛單元式輕質混凝土墻板、外掛單元式輕鋼龍骨一體化墻板)。適用于住宅、學校、醫院、辦公、酒店、新農村、工業建筑等鄰域。 | 開發了基于BIM技術數字化協同建造技術平臺;提出了PEC結構高精度快速安裝技術;研發了裝配整體式疊合板高精度快速就位技術;提出了預制輕骨料外掛墻板“無支撐自調節”高精度快速安裝技術,可提升建筑裝配率到94%。 |
案例1:湖東分區HD-02-01-01C地塊項目-10#樓為浙江省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示范工程,已竣工,為建筑領域示范項目。建筑總面積11893.37m2,高53.8m。地上共17層,地下2層。采用自主研發的“新型裝配式部分包覆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滿足AA級裝配式建筑標準及綠建二星裝配式建筑示范工程要求。經中國國檢集團測算,建筑全生命周期減碳約40%。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案例2:湖州市第二中學食堂項目為湖州裝配式鋼結構學校建筑典范,已竣工。建筑面積為8197m2,采用自主研發的“新型裝配式部分包覆鋼-混凝土組合框架體系”,滿足AA級裝配式建筑標準,裝配率達77%。 |
64 | 鋼管混凝土束結構裝配式建筑體系 | 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 | 主體結構由鋼管混凝土束剪力墻、H型鋼梁、裝配式鋼筋桁架樓承板、輕質隔墻等構件構成。鋼管混凝土束剪力墻由多個標準化、模數化的U型鋼或U型鋼與矩形鋼管拼裝部件組合而成,內部澆筑混凝土形成結構墻體,作為多高層鋼結構建筑的主要抗側力結構構件,承受豎向和水平荷載。 | 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的多、高層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鋼管束內混凝土采用自密實混凝土,墻體厚度最小可為130mm。鋼管混凝土束結構在風荷載作用下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1/400,多遇地震作用下彈性層間位移角限值:1/350。 | 萬郡•大都城三、四期工程。項目位于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總占地面積約500畝,總建筑面積100.7萬平方米,分四期建設,其中三期、四期共計43.1萬平方米建筑采用鋼管混凝土束結構裝配式建筑體系。該項目主體結構豎向構件(鋼柱、鋼支撐)及水平構件(鋼梁)預制率100%,樓板預制率97.31%,建筑裝配率71%,獲得國家三星級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獲得中國鋼結構金獎。該項目在施工中與傳統現澆生產方式相比,減少用工30%、節約施工占地50%、減少現場建筑垃圾排放量80%、縮短工期30%。 |
65 |
城市綠色交通綜合智能管理關鍵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技術 |
綠色交通 | 通過開發城市交通綜合管理平臺,采用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高并發高可用技術、定位地樁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等,采用智能化終端+數據監管+大數據分析模式,接入互聯網租賃單車GPS等數據信息,實時顯示車輛位置、使用情況,實現對公共自行車、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的管理監控、流向分析、總量調控、智能調度、運營監管等。 |
停車范圍定位地樁:最小電壓駐波比≤2.0;最大天線增益≥2.0dBi; 輻射效率≥15%。 電子智能鎖:開鎖時間不大于3s;停車定位精確度≤50 cm。 電子停車控制柜:實現電子停車區域車輛實時數據。 |
案例1:舟山定海項目。2021年8月30日,大規模有無樁結合改造,其中100個站點,100套驛站牌,100套定位電子樁,800個定位地樁,1500把定位智能鎖,1500輛自行車改造,30套阻攔桿改造完成。項目改造后,用戶日活增加近兩倍,車輛周轉率也大幅提高。用戶無法還車客訴量直線下降95%。市民對于掃碼租還和刷卡租還的通用賬戶充值、支付方式很滿意。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案例2:嘉興海寧項目。截止2021年底先后進行了200多有樁站點改造,并增設400多無樁站點,自行車增加至14000余輛,純有樁改造為有無樁結合的運營模式。項目改造前,用戶數約為5萬左右,用戶只能有樁還車的情況多有不便,日活用戶僅為3000左右,同時很多車輛因長期無人使用而出現銹頓情況。項目改造后,用戶數迅速增長至約53萬用戶,用戶日活淡季最低保持在3萬以上,車輛周轉率每日維持在4-5次。持續增長的用戶需求,后續車輛增加中。 |
66 | 面向算力應用環節的綠色計算技術 | 信息基礎設施 | 綠色計算通過高質量、高效的分布式計算基礎設施,在算力應用環節提升硬件資源利用率,降低計算能耗。包括異構服務器管理;算力統一調度,包括在離線混部技術、分時調度技術、AI智能容量技術等;Serverless無服務器化;平臺工程與代碼化;工作負載性能優化;綠色數據中心洞察與度量,包括持續性能分析、GreenOps綠色減碳平臺等。 | 從2017年到2023年,集團服務器CPU利用率翻5倍。2023年,通過綠色計算技術共減少供應鏈上游數據中心碳排放72,026.70噸二氧化碳當量,相較于同等服務器規模的基準使用情景,使用綠色計算技術后,可減少高達26%的碳排放比例。 |
案例1:基于綠色計算技術的支付寶核心業務系統規?;椖?。綠色計算技術目前已經覆蓋了支付寶90%以上的應用業務系統,包括支付、公益、商戶、小程序等多樣性服務,服務全球超過10億客戶,數千萬商家,支撐上千億筆業務數量。以2021年為例,雙十一大促當天QPS 達千萬,基礎設施的升級能力從1-2次/年提升到1-2次/月。同時,數據中心集群資源使用率從項目實施前的12%提升到 40%,在雙十一大促中,可達到3分40秒內完成2萬個容器的分時調度切換,實現了運維研發效率和資源交付效率的大幅提升。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案例2:基于綠色計算技術的重慶消金項目。自2023年以來,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簡稱:螞蟻消金)在IT和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數十億金額,并全面應用了包括基礎設施智能運維、數據治理、業務應用優化等技術在內的綠色計算技術體系。自2024年1月至12月,在綠色計算技術的應用下,螞蟻消金累計減少存儲10.9PB,應用累計縮容20360Core,累計下電服務器170臺,減少了796噸碳排放;實現單筆交易SCI同比下降58%,為行業數據中心節能減排起到了示范效應。 |
67 | 預制化高效集成單相浸沒式液冷邊緣計算工作站 | 信息基礎設施 | 采用單相浸沒式液冷散熱技術,通過液態冷卻介質與IT設備的直接接觸,并利用液體的流動和傳熱特性,通過精密流場控制,將IT設備產生的熱量有效吸收帶走,然后通過熱交換器將熱量傳導至二次側,最終無污染無危害地釋放于環境中,從而實現高效的散熱效果。 | 全自研冷卻液,性能優異,安全可靠,成本不到進口冷卻液的1/10;電能使用效率(PUE)值低于1.1,節能率40%以上;單產品負載總功率最高可達1000kW,最大功率密度≤3kW/U;溫度控制精度范圍±0.5℃;安裝時間≤2天。 |
案例1:國網寧波北侖模塊化液冷數據中心項目。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業主單位為提升數據中心功率密度以部署高功率服務器,同時降低PUE,采用了預制化高效集成單相浸沒式液冷邊緣計算工作站技術,將一臺預制化液冷邊緣計算工作站產品在露天環境下安裝部署,該機房總容量334U、總功率100kW,占地約18㎡,該項目經權威機構實地測試PUE<1.1,節電率均達到了40%以上,項目每年節電49萬千瓦時,年減少碳排放近500噸。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案例2:甘肅產教融合基地預制模塊化液冷數據中心。位于甘肅省定西市,通過采用液冷技術和產品,可為該數據中心節約用電40%以上,項目建成后將全部投產,在提供算力同時,促進當地液冷和新能源相匹配的專業學科、實訓基地及特色職業教育院校的建設,為“東數西算”工程提供綠色解決方案,助力構建算力資源“低碳網絡”。 |
七、綠色服務 | |||||
68 | AI決策控制系統 | 運營管理 | MoE多元混合專家模式結合Langchain&RAG技術,形成問、做、控一體化架構。語料來源自有專業知識庫,大模型高效分層和抽取;多元混合專家模式的訓練方式,互補兼容。定向開發三項核心技術:負荷感知、負荷分攤、仿真模擬;為實現多行業多場景的可推廣性,搭建工廠數據中臺,開發標準“編譯”規則,實現工業數據標準化。 | 延時24h及以上的穩定控制;最快10min內感知到生產負荷變化;能實時根據生產裝置的特性變化推薦最優運行方案;滿足自適應學習。 |
案例1:名稱:嘉興港區工業污水處理有限公司。AI應用時間:2023年4月;建設規模:中國化工新材料(嘉興)園區為全國化工園區十強園區,其園內嘉興港區工業污水廠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純工業污水處理廠,達到79800噸/天污水處理規模,數翰科技對其進行全廠生產控制的AI智慧化升級。經濟效益:較人工運行降低運維費用超970萬元/年;社會效益:減碳量達到12,500噸/年。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案例2:名稱:物產中大(桐鄉)水處理有限公司。AI應用時間:2021年10月;建設規模:主要負責處理市區及部分鄉鎮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一期建設規模為20萬m³/d。經濟效益:AI運行較人工全廠節約總運行成本約13%;社會效益:減碳量達到19000噸/年。 |
69 | EXPEC 2010 環境空氣ODS自動監測系統(大氣中高靈敏度消耗臭氧層物質及含氟溫室氣體監測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及應用) | 監測檢測 | 采用二級除水、三級冷凍聚焦富集技術,溫度≤-180℃,通過低溫復合填料無損富集和低溫冷凍聚焦,實現超痕量物質高效富集。采用經典全鉬金屬材質高精度主四極桿質量分析器,全面提升分析靈敏度和穩定性。采用改進的全球大氣實驗網(AGAGE)等國際溫室氣體觀測網絡通用標定流程,監測精度和準確性高。 | 監測因子:覆蓋《蒙特利爾議定書》管控的6大類ODS以及《京都議定書》管控的4種含氟溫室氣體;方法檢出限:優于0.3 ppt;精密度:重點組分方法精密度≤1%;制冷技術:采用雙級電子制冷技術,溫度≤-180℃。 |
案例1:杭州市高精度碳監測系統建設項目。2021年9月,杭州市被生態環境部列為碳監測綜合試點城市之一。杭州市站于2022年開展高精度碳監測系統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已在全市范圍內建成“6+22+2”城市大氣溫室氣體監測組網,應用了全自主研發的大氣中ODS及含氟溫室氣體高靈敏監測設備,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并建立穩定的業務化運行模式,發揮了示范效應,有效支撐國家碳減排以及履約評估目標達成。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案例2: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浙江省碳監測能力建設項目。根據生態環境部《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建成省內首個高精度溫室氣體監測示范站,應用EXPEC 2010環境空氣ODS自動監測系統開展大氣連續觀測,設備有效數據率超95%。探索建立源匯監測技術、儀器規范和完備的質量控制體系,為準確測量大氣中ODS及含氟溫室氣體濃度、精準捕捉組分變化特征提供技術保障,發揮全國示范效應。 |
70 | 溫室氣體在線監測技術及裝備 | 監測檢測 | 基于非分散紅外吸收法(NDIR)及氣相色譜-氫離子火焰法原理,集采樣單元、預處理單元、氣路控制和校準單元、氣體分析單元、數據處理單元為一體,實現環境空氣、煙氣排放中C02、CH4等溫室氣體的實時連續監測和遠程監控,并通過數據傳輸系統傳輸至后端管理平臺。 | 量程精密度:CO2:0.1ppm(1s)、0.05ppm(5s);CH4:1ppb(1min);響應時間(T90):CO2:<5s、CH4:<60s;線性度:≥0.9999;重復性:CO2:<0.03%、CH4:<0.1%;24小時漂移:<0.2ppm;氣體抗干擾性:≤±2%F.S;水汽干擾誤差:≤±0.1%F.S。 |
案例1:浙江省碳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建設規模:監測點位于浙江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辦公樓17樓(離地面60米左右),進行區域環境空氣中CO2、CH4等溫室氣體濃度實施監測。生態效益:有效數據獲取率97.5%以上。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案例2:臺州玉環電廠煙氣排放二氧化碳監測項目。建設規模:發電發電全過程排放的CO2監測。生態效益:實現對發電全過程排放氣體的壓力、溫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精準監測,通過關鍵參數的分析校驗,精準測量出的碳排放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