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
亳州市建筑節能降碳行動實施計劃的通知
亳政辦〔2022〕13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亳州高新區管委會、亳蕪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亳州市建筑節能降碳行動實施計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2年12月23日
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亳州市建筑節能降碳行動實施計劃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建筑節能降碳行動計劃的通知》,進一步做好我市建筑節能降碳工作,提升城鄉建設
綠色低碳發展質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實施計劃。
一、實施新建建筑能效提升行動
(一)嚴格執行建筑節能標準。開展建筑節能降碳技術體系研究,嚴格執行65%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2025年起執行75%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提升建筑圍護結構保溫性能。到2025年,全市建筑能效較2020年提升30%。加快推動亳蕪現代產業園區省級低碳片區
試點建設,建成一批近零能耗建筑項目。(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亳州高新區管委會、亳蕪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以下均需各縣區人民政府、亳州高新區管委會、亳蕪現代產業園區管委會配合,不再列出)
(二)提升
綠色建筑品質。嚴格落實工程建設各方主體責任,重點把好圖審關和驗收關。執行
綠色建筑統一標識制度,積極開展綠色建筑星級標識評價工作。2022年起,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按照一星級及以上標準建設。到2025年,全市星級綠色建筑占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30%以上。(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三)推動全過程綠色建造。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各環節全面落實綠色低碳要求,加強綠色建筑建設全過程監管,強化綠色建筑建設標準執
行情況和施工質量檢查,嚴格綠色建筑的驗收監督,實現綠色建筑執
行情況的閉合管理。開展“綠色工地”建設行動,推動企業積極申報省級“綠色工地”試點項目,大力推行綠色施工。推進智能家電與住宅產業融合發展,鼓勵全裝修交付,開展智慧住宅示范項目試點。全裝修費用計入購房貸款基數。對購買新建全裝修住宅的,可給予適當購房補貼或貸款貼息。(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住房發展中心、人行亳州市中支、亳州銀保監分局)
(四)加快裝配式建筑發展。從2022年起,全市行政區域內地上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區(以土地出讓公告時間為準),裝配式住宅配建比例不低于年度目標任務要求(按地上建筑面積核算),裝配率不低于36%,且符合省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及有關規定要求,鼓勵新建住宅小區整體建設裝配式建筑。(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政府投資或國有投資占主導地位新建的保障性住房、棚戶區改造和公共建筑等項目應優先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到2025年底,各縣區裝配式建筑面積占當年新開工面積的40%以上,重點推進區域裝配率不低于50%;積極推進區域裝配率不低于36%。(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財政局)持續加強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建設,開展智能建造試點,打造裝配式建筑產業聯盟。(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五)促進綠色建材規模化應用。加強采購需求管理,推動政府采購工程項目(含政府投資項目)強制采購符合標準的綠色建材,提高綠色建材在國有資金參與投資建設工程中的比重。(責任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對綠色建材消費可給予適當財政補貼或貸款貼息。(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建立綠色建材采信應用數據庫,鼓勵工程項目使用數據庫中的產品。(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支持綠色新型建材行業協會,發揮行業協會在綠色建材招商引資、推廣應用方面的作用。(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民政局)
二、實施既有建筑運營降碳行動
(六)加強既有建筑運行管理。開展既有建筑基礎信息調查,逐步構建跨部門建筑用能數據共享機制,依托一體化數據基礎
平臺,建立建筑運行能源消耗和
碳排放統計監測系統。結合城市體檢,對既有建筑節能基礎數據開展定期評估。(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數據資源局)在公共機構中大力推廣
合同能源管理,鼓勵黨政機關集中辦公區、醫院、學校和大型國有企業率先實施能源
托管。到2025年,全市公共機構實施不少于28個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責任單位: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
(七)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分年度制定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計劃,對高于同類建筑單位面積能耗平均水平的公共建筑,支持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開展節能改造。對高于同類建筑單位面積能耗平均水平的居住建筑,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開展既有建筑和老舊供熱管網等市政基礎設施節能改造。(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針對學校、醫院和機關辦公建筑等改造需求,結合圍護結構裝修、用能系統更新,開展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持續推進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點城市建設,改造后實現整體能效提升20%以上。(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
(八)強化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建立既有建筑拆除管理機制,城市更新單元(片區)或項目內拆除建筑面積原則上不應大于現狀總建筑面積的20%。(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發展中心、市城市管理局)建筑拆除應采用綠色施工方式,制定安全防護和降塵措施,拆除后的建筑垃圾應充分回收利用。(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發展中心、市城市管理局)
三、實施建筑用能結構優化行動
(九)光伏建筑一體化。加快可再生能源應用,政府投資的新建公共建筑應采用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推動既有公共建筑、工業廠房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到2025年,全市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達到50%。(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
(十)建筑采暖制冷清潔化。開展淺層地熱能資源調查。(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具備條件的大型公共建筑及機關辦公建筑應采用淺層地熱能等采暖制冷。鼓勵采用空氣能熱泵替代燃氣鍋爐、電鍋爐。到2025年底,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不低于8%。(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配合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十一)建筑供水低碳化。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開展試點示范,推動建設建筑錯峰智慧供水試點項目。(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局)具備日照條件的居住建筑優先推廣太陽能熱水系統,其他居住建筑應采用空氣能熱水系統。醫院、學校等有熱水需求的公共建筑應采用太陽能、空氣能等多能互補形式的熱水系統。(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
(十二)建筑用能電氣化。引導建筑炊事、供暖、熱水等向電氣化發展,降低建筑直接碳排放。(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在城市大型商場、辦公樓、酒店、機場航站樓等推廣應用熱泵、電蓄冷空調,推動新建公共建筑全電氣化。到2025年底,建筑用能中電力消費比例超過55%。(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四、保障措施
(十三)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土地出讓或劃撥時,應明確建設用地規劃條件確定的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要求。(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強化智能家電、外墻保溫、裝配式建筑、節能門窗、建筑光伏、空氣能等建筑節能降碳產業培育。大力引進行業龍頭企業,補齊、壯大、拓展建筑節能降碳全產業鏈,實施優勢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工程,支持設備制造、建筑材料等上下游企業加強產業協同。(責任單位: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在組織黃山杯、魯班獎、國優獎、芍花杯、勘察設計獎、優秀建筑業企業、勘察設計大師等評選認定中,對裝配式建筑、星級綠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項目、企業、從業人員給予優先推薦或加分激勵。(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十四)強化財稅金融保障。統籌利用綠色建筑及建筑產業現代化、城市更新等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技術研究、項目示范等。(責任單位:市財政局,配合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裝配式建筑等企業實際發生研發費用按規定加計扣除,購置設備器具符合條件的按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進口稅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稅務局,配合單位:亳州海關)加大綠色低碳建設項目的投融資支持,指導金融機構開發相關金融產品,推動綠色信貸總量持續增長,支持相關企業登陸多層次資本市場。(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配合單位:人行亳州市中支、亳州銀保監分局)
(十五)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加強教育宣傳和輿論引導,普及建筑節能降碳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加強行業管理和技術人員培訓,增強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的綠色發展理念。鼓勵高校設置建筑節能降碳學科專業和課程,加強專業人才儲備。加大裝配式建筑等專業人才隊伍培養,建設2個裝配式建筑等專項培訓基地,開展相關職業(工種)技能等級認定,組織技能競賽,支持符合條件的裝配式建筑產業工人等參加“五一”勞動獎章、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總工會)
(十六)健全監督考核機制。本行動實施計劃工作由市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調度,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落實工作任務。加強專項督查和目標考核,將建筑節能降碳工作納入城鄉建設綠色發展考核內容,確保相關政策要求執行到位。嚴格落實《安徽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等相關規定,壓實屬地監管責任,建立健全通報批評、約談問責等工作機制,完善建筑節能降碳監管體系,嚴肅查處違法行為。(責任單位:市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