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歷程
1992?年?5?月,全球首個控制?CO2?排放和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國際公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下簡稱《公約》)是聯合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通過的。1994?年?3?月?21?日,《公約》生效,其目標是人為控制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防止氣候系統受到溫室氣體的危害。
1997?年?12?月,《公約》第?3?次締約方大會通過了第?1?部限制各國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法案——《京都議定書》,其目的是限制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從而遏制全球氣候變暖。
2015?年?12?月,《公約》第?21?次締約方大會暨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最終達成《巴黎協定》。為實現《巴黎協定》確定的溫控目標,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要求到?2030?年前削減一半,2050?年前后實現“凈零排放”,即“碳中和”。
《全球升溫?1.5℃?特別報告》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于?2018?年?10?月發布,該報告厘清了全球升溫?1.5℃?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可能采取的減排路徑,為可持續發展與努力消除貧困的同時強化全球響應建言獻策。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