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針對中國光伏產業啟動的調查和制裁正讓美國相關產業陷入恐慌,危及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美國光伏工業協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受相關調查影響,美國已有318個光伏項目被迫推遲或取消。
去年6月,美國以新疆存在所謂“強迫勞動”問題為由,將多家中國光伏企業列入“實體清單”進行制裁。由于新疆是全球最重要的多晶硅(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基礎材料)生產基地,美國此舉嚴重破壞了全球光伏產業鏈。今年3月,美國又以懷疑使用產自中國的組件為由,對包括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在內的東盟四國發起調查。由于上述四國為美國提供了約80%的太陽能電池板和零部件,相關調查對該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美國商務部辯稱,相關調查是一個“透明和必要的過程”,但幾位美國光伏產業
專家和高管告訴CNN,由于可能征收高關稅,美國基本上凍結了大多數光伏產品的進口。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的統計數據顯示,相關禁令生效后,該機構已扣留了734批價值2.46億美元的貨物,盡管這只相當于美國光伏產品進口總價值的1.86%,但有美國光伏企業高管表示,禁令在整個行業產生了寒蟬效應,由于擔心被美國港口“過于龐大的漁網捕獲”,企業拒絕向美國發貨。
相關行業分析師告訴CNN,美國光伏產業現在“一團糟”,今年本應是行業“豐收年”,但由于美國商務部的調查和禁令,相關組件的高成本以及國會沒有通過新的立法來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估計今年美國可能僅增加約1000億瓦的發電量。分析師認為,這種倒退已經威脅到拜登政府的減排目標,即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削減一半。
有知情人士表示,美國光伏企業界一直在與商務部進行溝通,并向眾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卡錫及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表達他們對相關調查的擔憂。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