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引領為新能源發展提供科學規劃
目前,在國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組織下,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與各省級電網調度運行人員一起,利用協同計算平臺開展新能源消納能力量化分析計算,指明新能源消納能力提升的具體努力方向。
“利用協同計算平臺對重點地區的新能源消納能力開展全方位評估,量化分析阻礙新能源消納的關鍵因素,提出火電機組深度調峰、擴大新能源省間交易規模、旋轉備用共享等具體措施。并向政府部門提出引導新能源裝機有序并網,新能源新增裝機逐步向中東南部地區轉移等建議。” 黃越輝表示,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并落實出臺了風電/光伏發電投資監測預警政策,對風光紅色預警區域,停止并網申請,僅允許平價和扶貧項目并網。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新疆、甘肅等消納矛盾突出的地區積極努力,采取一系列舉措持續提升新能源消納水平,消納水平顯著提高。2017年至2019年,我國風電和光伏發電利用率逐年提升,新能源消納矛盾得到明顯緩解。
“由于影響新能源消納的因素眾多,各因素之間又互相影響,而大數據的核心價值就在于揭示事物之間相關性,利用大數據挖掘可以有效量化各影響因素之間關聯關系。” 黃越輝強調。
“未來,協同計算平臺將在現有基礎上,結合電網調度運行需求不斷優化分析計算模型,滿足未來分布式電源、儲能、需求側響應的大規模發展需求。” 黃越輝表示。
此外,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協同計算平臺的建立將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不斷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分析計算的便捷性與效率。依托電網調控云,建立準確、全面、智能的新能源消納計算分析體系,實現“月度回溯,季度滾動,年度評估”,為電力調控部門提前預估電網新能源消納空間、優化年度運行方式安排等關鍵環節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為政府相關部門統籌新能源開發、輸送、利用等各環節提供科學的分析工具,助力新能源健康有序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