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發展是發展觀的深刻革命,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底色。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碳達峰
碳中和的重大決策部署,促進相關行業
綠色低碳轉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建立產品
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對構建產品
碳足跡管理體系總體框架作出部署,這有利于引導企業開發生產低碳產品、有利于引導低碳產品消費,對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和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綠色是吉林的底色,也是吉林發展的優勢所在。在振興發展的征途上,必須始終秉承新發展理念,充分認識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重要意義,以碳足跡管理助推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讓“綠色吉林”更加生機勃勃,為推動吉林全面振興積蓄強大持久的動能。
深刻認識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重要意義。認識是行動的先導。只有充分認識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重要意義,才能堅定發展信心,繼而形成多方協調、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何為碳足跡?就像走路會留下腳印,人類生產生活不可避免會產生二氧化碳,在地球留下痕跡。碳足跡通常是指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的特定對象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石油、煤炭等含碳資源消耗越多,二氧化
碳排放量越大,碳足跡就越大;反之,碳足跡就越小。碳足跡在某種意義上不僅反映了人們一段時期對自然資源的消耗程度,也成為科學評估企業和產品綠色低碳水平的一把重要標尺??茖W合理地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有助于吉林全面摸清自身
碳排放底數,明確減排方向和重點,為政府部門精準制定減排政策,企業實施低碳生產提供專業、精確的數據支撐,同時還能引導低碳消費觀念,增強公眾自身的環保意識,從而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綠色低碳發展的良好局面。
強化頂層設計,科學研究制定適合地方發展實際的碳足跡核算方法。加強頂層設計是全面推進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的首要任務;科學制定符合地方發展實際的核算方法是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的基礎條件,是確保核算結果準確可靠的關鍵所在。為此,應持續加大對重點行業、主要產品的調查統計力度,對各行業碳排放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對于主要產品應著力建設詳盡、科學的碳足跡核算數據庫,為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和分級提供數據基礎。積極借鑒國內外該領域的先進經驗,結合吉林地方實際,制定合理、科學的核算標準,明確核算邊界、核算方法及數據質量要求等細節,從而確保核算結果具有可追溯性與可比性。堅持系統觀念,按照循序漸進原則,從產品碳足跡著手,結合國內規則,促進國際銜接,建立統一規范的碳足跡管理體系,逐步提高吉林碳足跡核算的國際化水平,并通過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持續提高社會各界對碳足跡核算的認知和理解。
推進產品碳標識認證與分級,豐富拓展應用場景。產品碳標識認證與分級是新時期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讓碳足跡工作“有章可循、有數可用”,有效引導企業實施低碳生產,推動產品綠色低碳轉型。要加快建立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明確認證流程和標準,鼓勵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自愿開展產品碳標識認證,通過認證的產品,可在包裝上標注碳足跡標識,展示產品的綠色低碳屬性,并積極探索將產品碳標識認證和分級應用于政府采購、公共采購等領域,加大碳足跡較低產品的采購力度,有序推進碳標識在消費品領域的推廣應用,推動全社會形成低碳消費風尚。同時,可根據產品碳足跡的大小,對不同產品展開分級管理,引導消費者選擇低碳產品。
加大政策、金融等方面支持,鼓勵企業先行先試與區域互認。政策、金融等方面支持是全面推動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的重要保障。要通過出臺優惠政策,如針對通過碳足跡認證的企業給予稅收減免、資金補貼等優惠,對在
碳減排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的企業給予表彰和獎勵等舉措,鼓勵企業實施低碳生產、參與碳足跡核算和標識認證,提高企業低碳生產能力和碳足跡核算水平。積極探索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加大對低碳生產的資金支持。以創建碳足跡核算與碳排放權交易掛鉤機制、設立碳足跡管理專項基金等形式,持續引導企業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為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提供資金保障。鼓勵重點行業企業先行先試和區域互認,相關部門應科學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重點行業企業作為
試點單位,探索符合地方實際的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路徑,通過
試點單位的示范引領,帶動更多企業單位參與建設。積極推動與周邊省份及國際社會的區域互認,建立健全機制,真正實現碳足跡核算結果互認共享,有效降低企業參與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的成本和時間,為推動吉林經濟社會綠色轉型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