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電信聯盟和世界基準聯盟聯合發布的《
綠色數字企業2024年報告》指出,隨著全球對硬件、網絡服務、數據存儲和新興技術需求的不斷增加,數字技術行業的
碳足跡和能耗正在持續增長。
該報告選取全球200家數字企業,對其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和氣候承諾進行評估,指出盡管以數字公司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在經濟低碳轉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尤其是通過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數字產品幫助其他經濟部門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但經濟數字化本身也在給環境帶來沖擊,溫室氣體排放、能源和水資源消耗以及電子垃圾的產生,都加劇了數字公司的環境壓力。
在報告涵蓋的200家企業中,148家在2022年的耗電量合計為518太瓦時(TWh),約占全球用電總量的1.9%。耗能水平最高的10家公司的總部均位于東亞或美國,其耗電量占總耗電量的51%,比2021年高出9%。在數字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中,運營排放還只是占比的一小部分。報告指出,數字公司對于與公司活動相關的上下游排放,即"三類排放"的報告情況缺乏透明度,200家公司中只有少數幾家披露了該類排放,平均來看,此類排放量是運營排放量的6倍。
報告明確指出,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將進一步加劇能源資源緊張并不斷增加
碳排放。報告還指出,人工智能和其他變革性技術能夠為支持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為幫助數字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綠色數字企業2024年報告》強調了政府在實施監測框架和加快綠色能源供應方面的作用。開放能源市場、減少發放許可的繁文縟節、實現電網現代化和投資于儲能,均是政府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的方式。此外,可再生能源投資也至關重要。
報告呼吁,針對數字公司對于環境影響較大的現狀,需要采取針對性措施以減少其負面影響。報告稱,數字技術產生了許多社會經濟效益,可以加快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技術可以加強天氣預報和氣候變化監測,優化能源的使用,并幫助整合低碳排放技術。但為了推進可持續發展,業界必須監測和應對自身面臨的環境挑戰,其中包括碳排放、能源和水消耗、電子廢棄物以及原材料消耗。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