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聯合主辦的“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35項新產品
碳足跡評價技術標準”發布暨宣貫培訓會在前海鴻榮源中心舉行。此次發布的產品標準涵蓋無人機、投影儀、醫療器械、耳機、智能手表、顯示設備、茶飲料等35類,近百家生產制造和出口貿易企業參會。
碳足跡已成為產品出海的
綠色通行證,越來越多的國際貿易規則將碳足跡納入考核指標,以產品碳足跡為核心的“碳壁壘”正成為國際貿易中的新型技術性貿易壁壘,大型跨國公司也對其供應鏈提出披露產品碳足跡和降碳要求。建立統一規范的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制度,規范碳足跡標識的使用,對產業
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評價技術標準由粵港澳大灣區(深港)計量檢測認證促進聯盟聯合大灣區行業龍頭企業、知名檢測認證機構、科研院所等共同制定,規范了產品從原材料獲取、制造、分銷、使用到生命末期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跡的評價標準,在推動與國際標準對接,三地規則銜接上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制度體系及階段成果,并對35項新發布碳足跡評價技術標準進行了權威解讀。深圳檢測院介紹了全國首個碳足跡標識認證公共服務
平臺的使用方法,香港品質保證局針對電線電纜的產品碳足跡認證做了
案例分享?,F場企業代表積極交流互動,反響熱烈。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一級調研員郭力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公共服務平臺能夠幫助企業低門檻、高效率實現碳足跡標識認證,目前已有95家企業通過粵港澳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獲得231張碳足跡標識認證證書,其中22家電池及儲能行業出口企業獲得58張碳足跡標識認證證書。大灣區碳足跡標識認證評價技術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為企業開展碳足跡管理提供了科學指導和技術支撐,有利于引領前沿科技創新,提升國際貿易競爭力,推動大灣區綠色低碳發展,共創綠色未來。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