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體檢報告”,使產品從生產、貯存、運輸、流通直至報廢的
碳排放都有跡可循,這便是6月5日在上海啟動
試點的產品
碳足跡認證。
“體檢報告”讓碳排放有跡可循
據介紹,產品碳足跡認證是由取得專業資質的第三方認證機構依據相關標準,對企業生產經營整體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管理能力及具體產品排放量、清除量等進行核查驗證,并出具認證證書的合格評定活動。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該項認證,可使全產業鏈碳排放核算更精準,促進企業更好規劃產品生產模式、及時調整發展方向。目前將率先在鋼鐵等重點行業推動試點。
同時,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指導長三角
綠色認證聯盟編制了“產品碳足跡認證”通則,并配套發布了包括鋼鐵、“新三樣”等重點出口產品以及家具、巴氏殺菌乳等民生消費品等首批11項產品類別規則(PCR)采信清單,解決了產品碳排放的核算應當算什么、怎么算以及如何算得準等關鍵核心問題,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準確對接國際標準和規則提供保障,進而為有跡可循的產品立足國際市場筑牢基礎。
核算更精準后如何讓信息更透明?為此,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指導長三角綠色認證聯盟發起建立“長三角雙碳信息披露平臺”,實現企業申請、碳核算、第三方核查、報告、證書的一體化管理,填補了國內企業雙碳信息披露平臺的空白。
該平臺讓企業可以更精準地了解自身碳排放實際情況,同時打通重點行業、產業鏈上下游雙碳信息的互信互認,在全社會逐步推動形成雙碳信息結果廣泛采信、應用場景豐富的認證服務鏈。
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該平臺已上線組織碳和產品碳數據近千條,涉及汽車、鋼鐵、化工、消費品、光伏電池、風電、建材等多個重點領域,讓參與其中的企業有了對接國際規則的計量規范、標準準繩,該做什么、做到怎么樣、怎么樣才能做更好都有了明確指向。
上海重點用能單位之一的“延鋒汽車”能源負責人表示,碳排放數據的自動采集傳輸和精準的總碳排放量測算,既能有效提高企業內部能源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推進內部節能挖潛和工藝轉型升級,又能幫助企業根據自身實際設立具體的雙碳目標,實現
碳中和路徑的科學規劃。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