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pr3nx"></address><address id="pr3nx"></address>

    <noframes id="pr3nx">

      <address id="pr3nx"><address id="pr3nx"><listing id="pr3nx"></listing></address></address>

      <form id="pr3nx"><th id="pr3nx"><th id="pr3nx"></th></th></form>

      外媒:減少個人碳足跡的五個關鍵

      文章來源:參考消息碳交易網2023-02-02 09:24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1月28日刊登文章稱,減少碳足跡和過上更綠色生活有五個關鍵。
       
      就像在沙灘上行走留下的腳印一樣,碳足跡指的是所有人都會在環境中留下印記。這種影響是通過計算大氣中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和清除量來衡量的。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平臺估計,平均每人每年排放約9.34噸二氧化碳。該平臺指出,對這一結果影響最大的活動是使用交通工具、能源消耗和各種消費習慣。
       
      為什么要減少碳足跡呢?
       
      墨西哥生物學家達妮埃拉·戈麥斯·德拉馬薩說,減少碳足跡的個人努力會產生重要的效果,因為小小的消費習慣會影響地球環境。
       
      專門從事減緩氣候變化工作的工業工程師塞瓦斯蒂安·加爾布塞拉對德拉馬薩的說法表示贊同。加爾布塞拉說:“如果我們改變自己的需求,我們將可以影響整個生態鏈條,使之走上更環保的道路。”
       
      以下是專家們提出的一些有效建議,旨在減少人們在生活和工作中對環境的影響:
       
      1.節約用電
       
      據專家介紹,采取措施減少能源消耗是降低個人碳足跡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根據德拉馬薩的說法,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3%來自發電。
       
      出于這個原因,離開房間時隨手關燈、拔下不使用的電子設備插頭以及將白熾燈泡換成LED燈都是一些節約用電的技巧。
       
      這位生物學家還提到,如果可能的話,建議使用更清潔的能源,比如太陽能,“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或太陽能熱水器是很好的措施”。
       
      2.環保出行
       
      減少碳足跡的另一種有效方法是選擇與由汽油或生物燃料驅動的車輛相比更為清潔的交通工具。
       
      加爾布塞拉說:“最好選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零排放的出行方式,例如騎自行車或步行。”
       
      電動汽車也有助于減少碳足跡。但考慮到這種車輛的耗電成本和生產流程,德拉馬薩認為它們并不是理想的選擇。德拉馬薩說:“由于電動汽車需要使用很難回收的鋰電池,因此電動汽車對環境的影響仍然很大。”
       
      3.資源回收
       
      回收部分廢棄物,可減少廢棄物處理不當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德拉馬薩說:“在分解過程中,許多材料都會釋放出碳。還有一個事實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物品需要很多年才能分解,并會對環境造成進一步的破壞。”
       
      塑料容器和危險廢棄物,如電池、燈泡、化學產品等,如果能被回收再利用,將對減少碳足跡產生積極作用。
       
      此外,在回收再利用方面,有機廢物的再利用也是減少碳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機廢物,如食物殘渣,會釋放甲烷等氣體,而甲烷是一種溫室氣體。”加爾布塞拉解釋說。
       
      這位工程師指出,如果通過堆肥回收,有機廢物“會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因為這可以讓養分返回土壤并有助于對抗荒漠化和氣候變化”。
       
      4.減少廢棄
       
      德拉馬薩說:“回收再利用是有很大幫助,但沒有廢棄物可回收會更有幫助。”她認為,減少個人碳足跡的最佳方法是減少某些產品的消費,這樣會產生更少的廢棄物。
       
      這位生物學家提醒說:“例如,塑料即使被回收再利用,也會分解成更小的顆粒,例如微塑料,這會對環境甚至人們的健康造成很大損害。”
       
      加爾布塞拉對此進行了補充并解釋說,通過減少污染產品(如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耗,它們的生產也將受到限制。
       
      5.本地消費
       
      “當我們消費任何產品或服務時,我們都會排放碳。換句話說,我們在吃什么或穿什么上做出的任何選擇都會影響我們碳足跡的計算。”德拉馬薩說。
       
      選擇在重視可持續性和融入本地經濟的本地商家那里進行消費,有助于在整個生產鏈中促進更可持續的模式。
       
      “在消費產品時提升環保意識,即了解制造某種消費品的環境成本,有助于消費者選擇在更尊重環境的商家進行消費。”加爾布塞拉說。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亚洲人6666成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