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你生活中的碳足跡的方式方法和公式
文章來源:中國碳排放交易網碳交易網2015-06-20 08:15
公民個人可以通過少開車、節約資源能源等方式為減排做貢獻
在具體行為上,公民個人可以通過少開車、節約資源能源等方式為減排做貢獻。而碳抵消則需要通過科學、合理、有效的植樹造林。
碳計算器成為網絡新寵,開始影響許多人的生活今年以來,國內一些網站也公布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器,讓公眾可以借鑒使用。“如果你乘飛機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的二氧化碳,為此你需要植三棵樹來抵消;如果你用了100度電,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為此,你需要植一棵樹;如果你自駕車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為此,需要植三棵樹……”保護國際中國項目組及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在啟動一個新項目——碳計算器如此表示。該項目負責人說,“重要的還不在于提供給大家一個精確的計算公式,而是倡導一種責任理念。”計算器將“公眾日常消費——二氧化碳排放——
碳補償”這一鏈條直觀而簡潔地呈現出來,并按照30年冷杉吸收111Kg二氧化碳來計算。其基本公式是: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耗電度數×0.785;開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數×0.785;乘坐飛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短途旅行:200公里以內=公里數×0.275;中途旅行:200-1000公里=55+0.105×(公里數-200);長途旅行:1000公里以上=公里數×0.139。如果不以種樹補償,則可以根據國際一般
碳匯價格水平,每排放一噸二氧化碳,補償10美元錢。用這部分錢,可以請別人去種樹。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的公眾參與縮減碳足跡的熱情不斷提高。特別是,城市中一向高消費傾向明顯的高收入階層逐漸轉變“高碳”生活的態度尤值關注。周先生是某外企公司的高級經理,收入頗豐,因而其家庭生活高消費現象明顯。而自從某天周先生上了據悉為國內第一個“算碳—種樹”網絡
平臺的“你好自然”網站,了解到“碳計算器”后,他就開始利用這一工具計算自己和家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有意識地用各種實際行動,鼓勵家人參與縮減碳足跡的行動。他還將這一做法介紹給了周圍的同事和朋友,讓周圍的同事與朋友知道,諸如拔掉電器插頭、少用待機,開26度的空調,以及人走燈滅電腦關等不起眼的做法,并不是吝嗇,而是一種負責的公民行動,是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行動的支持。事實上,像周先生這樣的公民的做法并不在少數,其中環保NGO在其間的推動起了很大的作用。今年“五一”黃金周,環保人士在
北京倡議,參與五一“綠游”——做
綠色游客,留住美好自然,過一個對自然友好的
綠色黃金周。“綠游”這個新詞正在通過民間環保機構的推廣,逐步走近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據悉,“綠游”目前在國際上沒有統一的標準。這次制定的“綠游”標準是首次基于中國游客情況,參考了國際行為準則,供中國關心環境的游客自律的,希望中國游客通過減少因為自身行為對自然造成的破壞。“綠游”承諾內容包括:“我會仔細準備旅行,了解旅游地的信息,帶一張地圖;我會選擇提供環保信息的景區、旅行社、旅館和導游;我將計算我的碳排放并盡量選擇用低碳的方式旅行;我將通過植樹抵減我的‘碳足跡’,減緩氣候變化,降低地球負擔;我一定不吃野生動物,不購買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我會支持購買當地生產的工藝品和食品;我會攜帶自己的書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我一定不隨意丟垃圾和電池,并減少使用洗滌劑。”當然,這一縮減碳足跡的行動,還須更多的人來參與,才能顯出更大的效應。據記者了解,仍有些人把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器,當作是一個新奇的游戲,當作茶余飯后的休閑。這顯然有悖于該計算器發布的初衷。正如環保人士所指出的,謹記住它不僅僅是一個游戲,它是在倡導“低碳”的生活——一種環境友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