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管理主要做法
持續完善管理體系
中國華電不斷完善碳排放管理頂層設計,率先在總部層面成立碳排放管理機構,印發集團公司《溫室氣體排放管理辦法》,結合“雙碳”要求進一步明確職責權限、規范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成效。在央企中首家發布中英雙語《“十三五”碳排放白皮書》,專項披露“雙碳”信息,助力國家生態環境部分享“中國經驗”與“中國智慧”。
科學分解發展目標
中國華電科學制定和分解發展目標,統籌做好碳排放專項發展規劃。研究編制并跟蹤落實“十三五”碳排放專項規劃,編制集團公司中長期(2018~2035)發展綱要碳排放子綱要,作為長期碳排放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十三五”期間通過電源結構調整貢獻
碳減排量4.5億噸,水電和風電貢獻
碳減排量分別達到2.6億噸和1.2億噸,圓滿完成既定碳減排目標。
按時間序列科學合理確定區域公司碳排放控制目標,確定區域公司電源、電量和強度指標,支持有條件的區域率先實現碳達峰,探索區域差異化達峰路徑,并根據發展規劃滾動調整,助力集團公司2025年整體實現碳達峰。
切實提升管理成效
中國華電研究提出一套具有普遍推廣性的元素碳檢測技術指導書,從制樣、化驗、數據處理等方面明確了碳排放核算要求下元素碳檢測規范,全面推動全集團燃煤機組元素碳含量實測工作,成為首家實現元素碳實測全覆蓋的發電集團。
率先建成以生產實時數據為基礎的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企業排放設施、MRV、配額測算、交易臺賬管理等應對碳市場全過程工作的線上管控,大幅減少人工數據填報量,有效減低基層企業工作量,切實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同時通過自主構建碳排放數據分析模型,實現了機組排放績效的系統性對標及優化分析,該系統是行業內唯一同時滿足全國及
試點規則、并可實現多種算法對比的系統。
強化科技創新驅動
中國華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技術支撐,加快
CCUS、氫能、儲能、生物質耦合發電等低碳乃至負碳排放技術的創新研發和重點示范項目的應用布局。華電江蘇句容公司
碳捕集示范工程是江蘇省首個萬噸級二氧化
碳捕集示范工程,年捕集二氧化碳1萬噸。搭建電力行業首個碳排放在線監測實驗
平臺,該項目獲得2021年度電力科技創新獎一等獎。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