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是企業實現碳達峰的基本路徑
企業碳達峰關鍵在于全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碳排放管理。全生命周期的
碳減排指從原材料供給、能源供給的源頭減排,到技術革新、生產工藝優化、提高能效和3R循環的過程減排,以及通過
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術(
CCUS)實現的末端減排。全產業鏈
碳減排,是指通過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上下游合作行為,
碳足跡管理和碳交易等活動,來實現整個產業鏈乃至整個社會最大化的碳減排。
近期路徑重在做好全方位碳減排、建立循環產業鏈和
碳管理體系。一要開展全方位碳減排,即實施結構、管理和技術三大減排。結構減排即通過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等
新能源替代原有供電系統、優先選擇使用綠電、提高
清潔能源動力工程機械及車輛使用比例、采用低碳零碳工藝等替代原有工藝等舉措優化用能結構,從源頭降低碳排放總量。管理減排是指通過建筑和工藝節能改造、數字化智慧化管理
平臺應用、能效管理評價、標準化改造等舉措,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節約能源消費從而降低碳排放總量。技術減排是指推動低碳、零碳動力技術,可再生能源—燃料電池儲能技術,綠色技術,CCUS等技術突破,以碳排放強度更低的綠色技術實現降碳目標。
二要建立循環產業鏈,即建立資源循環利用體系。開展循環經濟發展和綠色生產經營評價,識別資源循環利用薄弱環節、主要問題和改進方向,提高資源回收利用率,建立基于產業鏈的上下游低碳產品目錄,優選綠色低碳產品為原料、優選綠色企業為合作方。
三要建立碳減排管理體系,從機構、體制、人才和資金等方面做好企業碳達峰實施保障。成立碳排放管理機構,負責企業碳排放管理、碳資產盤查等。建立企業碳排放監測、報告和核查機制,定期發布碳信息。培養一批低碳零碳負碳技術攻關研發和碳管理人才。加大低碳零碳負碳技術研發專項資金支持力度,開展綠色金融投融資和碳交易等。
零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是企業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遠期追求。21世紀以來,人類對建設生態友好、綠色低碳社會的需求不斷提升,以“低碳化、無碳化”理念為核心的新一輪能源革命與變革在全球范圍蓬勃興起,世界能源發展正在由高碳能源進入低碳能源、由化石能源進入非化石能源時代?,F階段零碳能源、可再生能源在儲能用能等方面還存在一些技術限制,但從長遠來看,突破儲能用能技術瓶頸,實現能源消費總量強度雙控和結構調整,人類經濟社會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