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試點到推廣的突圍策略與建議
(一)研究國內外零碳園區和零碳工廠的成功案例,提煉可推廣的實踐。一是學習歐洲和美國等地區和國家在低碳零碳工業園區開展的成功案例,包括能源轉型、清潔能源利用、CCUS、建筑脫碳以及政策制度等多方面多角度在園區和工廠應用的以實現工業集群的凈零排放的經驗。二是參考國內鄂爾多斯、無錫等地的零碳園區建設經驗,寧德時代等零碳工廠建設思路。三是選擇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零碳園區和工廠作為試點示范,為全國零碳園區和工廠建設提供參考,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模式,推動國內零碳園區和工廠的建設。
(二)加強頂層設計,加速標準的制定,推進碳排放精細化管理。一是建議制定國家層面的零碳園區和工廠建設標準,基于生命周期方法開發并編制工業園區溫室氣體核算框架與實施細則,引導零碳園區和工廠的高質量發展。二是完善碳標準
碳計量體系的建設,推動工業園區和工廠碳排放精細化管理,建立碳排放監測與管理體系,夯實園區和工廠數據資產底座,推動碳排、碳減、
碳匯、負碳等業務場景間數據貫通,提升園區和工廠碳排放核算的精細化水平,提高碳排放數據質量,支撐規劃與決策。三是完善
碳市場機制,充分發揮
碳市場在減排激勵方面的作用,支持零碳園區建設。
(三)加快節能降碳轉型,推廣先進清潔能源技術的應用。推動園區和工廠能源轉型、清潔能源利用、CCUS。能源方面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零碳能源系統,搭建配套的智能電網、儲能設備等基礎設施;建筑方面融合節能低碳理念,選用新型、高性能環保建材,采用物聯網等技術手段節約電力、熱力等能源;交通方面推動交通工具電動化,建設充電站并使用智能調控系統優化充電。
(四)加強政策引導、能力建設與社會資本的聯動。制定工業園區零碳發展分類指導路線圖。針對不同園區,依據園區資源稟賦、產業特點等制定符合園區零碳發展的行動線路圖,支撐園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綠色低碳、零碳轉型。強化政策引導和能力建設,積極與研究機構、高校和綠色低碳企業合作開展科研,培養專業人才。同時,加大試點項目的宣傳力度,通過媒體平臺展示試點的成效和經驗,營造積極的社會氛圍。此外,出臺相關法規和政策文件統籌推進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助力企業挖掘發展潛力;鼓勵各類資本增加對綠色低碳領域的投資,共同推進零碳園區和工廠建設。
零碳園區和工廠的建設可以視作國家“雙碳”戰略從宏觀層面到微觀層面的戰略落地。應選擇一批綠色發展基礎好、產業體系優勢足、低碳達峰意愿強、經濟實力有保障的工業園區,從全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核算和監測、定制化碳達峰路徑規劃、清潔技術應用等方面開展示范試點,并爭取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形成一批零碳園區和零碳工廠,助力企業低碳轉型和“雙碳”目標的實現。
作者丨鄭明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博士,研究員;彭康明,南平碳計量中心,碩士。
支持基金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關鍵測量技術及標準研究》項目課題《溫室氣體空間測量、工業源定位與核查的方法、技術與標準研究》,課題編號:2022YFF0606403
編輯丨胡文娟
來源丨《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2025年3月刊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