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技術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支撐技術
“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成會明用翔實數據來佐證,煤炭每發一度電平均碳排放為330克,天然氣的碳排放只有179克,而太陽能只有10克,風能只有7克,發電平均碳排放量僅為煤炭的3%。
在成會明看來,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隨機性大的特點,人類要大規模利用還面臨對其高效轉換和存儲的難題,因此也可以講,儲能技術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支撐技術。
儲能技術中,目前探索存儲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氫儲能,2023年7月氫能進入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結構鼓勵類項目。“氫能產業鏈條大、應用廣,但技術難、挑戰大,短期內難以進入產業化應用。”成會明說道。
第二種儲能方式是直接以電的方式進行存儲,如電化學儲能和機械儲能。近年來,我國以電化學儲能為代表的新型儲能發展迅猛,尤其被廣泛應用在消費電子、動力和儲能領域的鋰離子電池,僅2023年,中國鋰離子電池出貨量占全球的70%。“目前,鋰電池正向高安全性的全固態電池發展,但由于我國鋰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鋰電池難以獨立滿足大規模電網儲能要求,將形成儲能技術多元發展局面。”
成會明表示,目前,我國科學界對鈉離子電池、鋅離子電池等多種儲能技術進行應用開發。他的團隊也與港華能源研究院(深圳)共建高效儲能聯合創新中心,形成了第一代鋅離子電池產品原型,目前已建成小試線,進行新技術導入與新概念驗證,正在構建鋅電池基UPS不間斷電源與數據基站應急電源示范。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