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是我國的重要發展戰略,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和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雙碳”目標是我國主動應對全球生態環境和氣候問題的莊嚴承諾,是促進全國轉型發展、
綠色發展和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舉措。州政協委員董學軍認為,“雙碳”目標下推進鄉村振興,就是在發展中推動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在減排固碳中實現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董學軍表示,西雙版納是農業州,農業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州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比例較大。因此,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主動融入“雙碳”目標、“雙碳”理念和“雙碳”要求,充分發揮農業
碳匯功能,挖掘農業
碳匯潛力,盤活農業碳匯資源,讓農業產生的生態紅利轉化為農民收入和農業產值,實現農業由“
碳源”向“碳匯”型生態系統轉變,對我州深入推進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和實現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董學軍認為,一方面要大力推進減排,逐步降低排放量;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升固碳能力建設,雙管齊下,實現科學發展、綠色發展。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的《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實施方案》,確定了推動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工作的重點任務。因此,在推進農業農村減排中,我州可以以減少農藥化肥和塑料薄膜使用、秸稈綜合利用、農村“兩污”治理、禽畜糞便深施還田、以電以氣代柴制茶、生活生產使用
清潔能源、減少稻田甲烷排放、支持使用
清潔能源農機等措施為突破口,逐步深入推進。在提升農業農村固碳中,可以以嚴禁毀林開墾、增加人工純林的生物總量、實施生物多樣性膠園建設和茶園森林化生態修復、大幅提升以喬木為主的農村綠化總量等措施為突破口,逐步深入推進。
董學軍建議,應加快制定和出臺全州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實施方案及相關支持政策,強化措施落實和監督問效。積極參與農業碳匯資源市場建設,開展農業碳匯開發技術培訓和知識普及,儲備農業碳匯開發人才,摸清農業碳匯資源家底,嘗試農業碳匯資源交易,推動農業碳匯資源變資產,實現農民增收。要發展增效型農業,開展農村生態建設,加強農民減排固碳技術培訓,開展典型技術
試點,探索低碳農產品、節能農產品的認證和管理,打造一批農業農村低碳零碳先導區,選樹一批有代表性的區域和實施主體。要將農業農村減排固碳目標、理念和要求納入全州鄉村振興發展中總體謀劃,推動農業農村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