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重要活動之一,第二屆中國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
論壇9月5日在京舉辦。本屆
論壇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以“科技賦能 創新驅動 產業保障
綠色發展”為主題。
期間,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強調,現在主要國家都通過推動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創新,努力實現氣候行動的目標。積極搶占低碳、零碳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誰轉型快、創新取得突破,就更有可能獲得綠色低碳領域競爭優勢,從而進一步維護能源、糧食、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杜祥琬表示,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深度管理創新、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和企業的參與,我們要做好先立后破,保持戰略定力,自主科學把握實現路徑,把握好節奏力度,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要堅持系統觀念,抓住主要矛盾,強化發展目標、雙碳目標、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科技發展目標的協同增效。
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趙英民在致辭中指出,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時期,生態環保產業面臨新一輪的發展前景,我們要緊抓機遇,推動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對此,趙英民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堅持需求牽引,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二是堅持創新引領,增強產業發展競爭力;三是突出企業主體作用,激發生態環保市場活力;四是堅持公平公正,規范市場健康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在致辭中指出,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重點抓好統籌協調、綠色轉型、技術進步、制度創新、技術支撐和國際競爭與合作等工作。
論壇上,生態環境界與會院士首次發起“科技賦能發展,創新綠色未來”的倡議,表示要做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科技創新的引領者、推動者和行動者,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凝心聚力,共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與會6名院士圍繞“雙碳”科技支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能源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光伏新材料、新污染物治理、固
碳減排與綠色修復等方面進行了科技交流和分享,結合研究領域、研究成果、實踐
案例,深刻闡述引領科學治污、精準治污,服務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和推動政產學研用協同增效,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等方面的經驗和體會。
此外,論壇還發布了一批生態環保產業綠色低碳案例,旨在用典型引路,加快生態環保產業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產業綠色轉型發展。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