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機遇培育新的綠色低碳產業
記者: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當前,由中碳登帶來的“綠色旋風”,正在為荊楚大地集聚“碳能量”。在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上,湖北這個生態大省、制造業大省,可以在哪些方面體現作為?
孫永平:現階段,湖北在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上仍面臨不小的挑戰。當然,有挑戰就有機遇,湖北要盡快通過荊楚大地集聚起來的“碳能量”,借助碳金融、低碳技術和相關人才,大力推進能源轉型,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升級,培育新的綠色低碳產業。
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大力發展
新能源。湖北可再生能源資源較為豐富,尤其是水電、風電,要進一步加快推進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光熱發電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加快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和“光儲直柔一體化”項目,打造智能電網消納
新能源間歇性發電,加快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制造業是湖北的優勢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過去,湖北近一半的碳排放量集中在電力、鋼鐵、水泥、化工等行業。因此,湖北要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以建設全國重要的高端制造業基地為目標,進一步推進鋼鐵、有色、化工、建材建筑、紡織等傳統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精細化、循環化轉型升級,加快構建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體系。
培育新的綠色增長點,持續布局低碳行業。湖北應持續瞄準綠色低碳技術發展,培育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示范園區,爭取一批綠色低碳技術相關的合作基地落戶,建立信貸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正面清單,拓寬綠色低碳企業直接融資渠道。依托“中碳登”搭建“湖北綠色低碳產業綜合服務
平臺”,著力培育低碳新興服務業,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在各領域應用轉化。
充分發揮省級碳市場優勢,促進碳排放的減量。作為全國首批七個
碳交易試點之一,湖北積極探索了碳配額有償
拍賣、雙20%缺口封頂等制度設計,被全國碳市場吸納借鑒。應進一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推動碳市場擴容、豐富交易手段、鼓勵碳金融創新,積極推動
碳減排,為未來發展留出充足的碳空間。
探索利用生態稟賦的減排新路徑,充分開發碳匯資源。湖北地處長江中游,生態優勢突出,是江河大省、濕地大省、山林大省,應充分利用省內獨特的生態稟賦,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濕地保育、山區綠化等綠色工程,增強草原、綠地、湖泊、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走出具有湖北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減排行動中依靠生態資源形成“湖北方案”。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