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推進“雙碳”目標加速實現
前不久,記者在位于重慶南岸的美心智能化工廠看到,這里的生產空壓設備,由原先的1200kw縮減至930kw,一年內可實現節約120萬度電,用于廠內兩條智能生產線的循環使用,有效減排二氧化碳942噸。
美心集團副總裁陳躍玲告訴記者,企業將繼續在綠色發展道路發力,通過智能化改造、能源回收、廢水循環利用等多系列節能舉措,實現生產高效化、能源低碳化、原料無害化等目標,計劃3年后,爭取節能降耗再降低20%。
工業減碳,發展增綠。重慶圍繞能效領跑、水效領跑、清潔化改造和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在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內實施了一批綠色賦能技改項目,推動工業經濟綠色發展。規劃到2025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提高至35%、32%。
“我們必須妥善解決經濟增長需求與‘雙碳’目標約束的矛盾。從長期來看,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方向不會改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局主任張曉強說,從短期看,實現“雙碳”目標不能只講降碳、不顧安全,只求轉型、不計成本,必須守住能源安全和經濟增長的底線。
“剛剛開工建設的廣西平陸運河,用全新的設計建設理念打造‘零碳’工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能源建設集團董事長宋海良在“兩會”上說,去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歷史性地超過了煤電,占比達到47.3%,全年發電量超過2.7萬億千瓦時,企業正在全國實施的零碳港口、綠色航道、綠色電動船、綠色公路、綠色軌道交通、綠色機場等,都是綠色低碳轉型和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產品。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